超越膳食碳水化合物的思考

科学不是用来信任的,科学需要被不断地挑战。没有挑战,科学就会停滞不前。 

达到大流行病程度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冠心病和癌症等)是多因素造成的,其中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毫不怀疑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我们来说是健康的。事实上,在我的美国医疗诊所及中国的客户中,我已经推广和实践低碳饮食超过 20 年,并为我的患者和我自己取得了显著的成功。(Knobbe,Sinnet, PNG)

现在是时候扩展我们的思维了。 让我们看一下一些中国的低碳饮食运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早期的研究(我多年来一直想分享这些研究) (1,2)。 这并不是要否定低碳饮食运动,而是要引发对什么是健康饮食的更深入、更广泛的讨论。简而言之,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些高地人一直在吃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红薯提供了超过 90% 的热量)。 澳大利亚的Sinnit博士在1966年至1968年间对这些人进行了两年的研究。这些人身体非常健康,没有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代谢性疾病,也没有黄斑变性。(但他们的牙齿健康状况确实很差)。

我写了很多关于超加工食品 (UPF),特别是种子油对健康危害的文章。包括历史考虑在内的大量证据让我认为种子油比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更糟糕。 在水稻和小麦之间,小麦比水稻更糟糕。 我会尽力避免小麦产品,无论小麦产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如何。

 

对779名15岁以上人群进行了心血管疾病综合调查。 碳水化合物提供了90%以上的热量摄入,蛋白质和盐的消耗量分别约为每天25克和1克。 饮用水很软。 人们体型瘦弱,身体健康,营养状况良好。 平均血压、血清胆固醇(平均
)、空腹血糖或肥胖。 葡萄糖耐量高。 平均空腹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为
。 血清尿酸水平并不高。 抽烟斗很常见。 未发现糖尿病或痛风。 可诊断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低:高血压、瓣膜病、心脏代偿失调(主要是肺心病)以及脑和外周血管疾病。 根据静息心电图和运动后心电图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即使不是不存在,也是罕见的。 除低电压和 T 波变化(在中年女性中常见)外,所有可编码心电图项目的发生率均较低。 发生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化,例如主动脉直径增加和肌酐清除率降低,而心电图电压随年龄下降可能预示着心脏病。(1)

本研究调查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群岛基塔瓦 203 名 20-86 岁自给园艺师的血压、人体测量指数、血脂和止血变量的横断面年龄关系。 该人群的特点是极度消瘦(尽管食物丰富)、血压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1 活性低以及心血管疾病罕见。 块茎、水果、鱼和椰子是主食,而不含乳制品、精制脂肪和糖、谷物和酒精,盐摄入量也很低。 尽管 Kitavan 人的舒张压与年龄无关,但男性和女性 50 岁后收缩压均呈线性升高。 两性的体重指数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20至50岁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I降低。 在所研究的少数女性中,这些指标随年龄变化没有显着差异。 男性中脂蛋白(a) 存在轻微的与年龄相关的线性增加。 男女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 VII 凝血活性、凝血因子 VIII 凝血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1 活性却没有增加。 测量指标与年龄之间的适度或不存在关系显然是基塔瓦实际上不存在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解释。(2)

 

 

  1. ​Sinnett PF, Whyte HM.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a total highland population, Tukisenta, New Guine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elevant 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phic, rad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findings. J Chronic Dis. 1973 May;26(5):265-90. doi: 10.1016/0021-9681(73)90031-3. PMID: 4718949.
  2. Lindeberg S, Berntorp E, Nilsson-Ehle P, Terént A, Vessby B. Age relations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 traditional Melanesian society: the Kitava Study. Am J Clin Nutr. 1997 Oct;66(4):845-52. doi: 10.1093/ajcn/66.4.845. PMID: 9322559.
  3. Dr. Chris Knob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Zk-jNqzgE&t=9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