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啥补啥”没有科学依据,最多是提供原料

”缺啥补啥”没有科学依据,尽管有一定的基础,即提供原料。但不是直接补缺的“啥”。如现时流行的补胶原蛋白,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误解。胶原蛋白是不能被直接吸收的, 最多是提供胶原蛋白的原料。吸收这些原料后,我们可以合成胶原蛋白。大部分人食物中不缺蛋白质,而且常常是过量(至少美国是这样)。但合成胶原蛋白需要维生素C (VC)。所以VC才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更重要的,而且常常是不够的。常喝骨头汤可能更好,至少更廉价。胶原蛋白粉(亚马逊网站上的价格为~90美元/公斤)相当昂贵。动物机体30%的蛋白质是胶原蛋白。我们吃的肉,鸡肉,猪肉,牛肉等,都富含胶原蛋白。当你摄入胶原蛋白粉或吃动物肉时,它们都需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或是很小的多肽),以便被吸收。我们的饮食富含蛋白质,所以我们不缺乏合成胶原蛋白的原材料。缺乏的是其他辅酶和辅因子,如维生素C。每公斤胶原蛋白粉要90美元,你就可以买到10倍或更多的牛肉或猪肉。

 

“在我们的细胞可以使用它们之前,必须将构成我们所吃大部分食物的蛋白质,脂质和多糖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作为能量的来源或其他分子的构成要素。分解过程必须作用于从外部摄取的食物,而不作用于我们自己细胞内部的大分子。因此,食物分子酶促分解的第1阶段是消化,发生在我们肠道外的细胞中,或者发生在细胞内的特定细胞器(溶酶体)中。 (围绕溶酶体的膜使消化酶与细胞质保持分离,如第13章所述。)在两种情况下,食物中的大聚合物分子在消化过程中均分解为它们的单体亚基,即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多糖分解为氨基酸。糖和脂肪通过酶的作用变成脂肪酸和甘油。消化后,源自食物的有机小分子进入细胞的胞质溶胶,在此开始逐渐氧化。如图2-70所示,氧化发生在细胞分解代谢的另外两个阶段:阶段2在胞质溶胶中开始,在主要的能量转换细胞器线粒体中结束;第三阶段完全限于线粒体。”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6882/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