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人间第一杀手! – 冠心病的功能医学防治》第5章:胆固醇和维生素C缺乏症(1)

成长,Thomas Levy 

联系人:成长,richzc@gmail.com, 微信号: RichardCheng322789

保留所有版权。欢迎转发,但请保留作者名。

摘要: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初步临床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是一种营养缺乏症,是由于体内氧化剂(毒素)太高,严重消耗以维生素C为主的抗氧化剂,导致维生素C缺乏,胶原蛋白合成不足,冠状动脉管壁结构破损,粥样斑块形成的一个链锁反应。早期诊断,抗毒素(排毒),抗氧化剂补充等综合管理可以逆转/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第5章:胆固醇和维生素C缺乏症

高血脂肪及LDL胆固醇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也起作用。最常见的高血脂是高胆固醇。足够高的胆固醇水平确实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但是高胆固醇通常不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相反,胆固醇只是很容易沉积在已经开始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区域的多种物质之一。当其他类型的血脂,例如甘油三酸酯,乳糜微粒和某些脂蛋白,以血液中足够高的浓度存在时,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通过医学,饮食或外科手术等手段降低胆固醇水平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并降低由此引起的死亡(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Leren,1970; Coronary Drug Project Research Group,1975; Carlson等)等人,1977;脂质研究临床计划,1984; Frick等,1987; Dorr等,1978; Buchwald等,1990; Brophy等,2005)。

不幸的是,所有这些研究都导致医学专业人员和公众都将胆固醇升高归因于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在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动脉管壁变性过程启动后,胆固醇只是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同时,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由于维生素C缺乏而未中和的毒素也是血清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并且它们更有可能沉积在发展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区域。此外,通常与胆固醇水平升高相关的过量毒性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因中具有其自身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同时,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由于维生素C缺乏而未中和的毒素也是血清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并且它们更有可能沉积在发展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区域。此外,通常与胆固醇水平升高相关的过量毒性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因中具有其自身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要点25:即使未向饮食中添加胆固醇, 维生素C缺乏症也会导致胆固醇在心脏动脉中积累

Ginter(1978)发现,豚鼠中仅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他指出,在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即使不向饮食中添加胆固醇,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也会积聚在主动脉中。他进而发现这些变化与经典的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过程毫无二致。Willis(1953年)发现豚鼠的由于维生素C不足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其形态和结构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所见的病变完全相同。因此他认为饮食中维生素C的缺乏可能是豚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唯一原因。Willis还发现,当给豚鼠饲喂增加量的胆固醇时,注射的维生素C表现出对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有保护作用。

要点26:  维生素C缺乏症被确定为实验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的唯一原因。

同样,Datey等(1968)发现维生素C的补充降低了高胆固醇和氢化脂肪饮食的兔子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Ginter进一步指出,缺乏维生素C的豚鼠同时摄入额外的胆固醇确实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这一证据看来,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动脉变化使胆固醇和脂肪(无论是否在血液中升高)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

要点27:  补充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喂养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Duff(1935)指出,仅胆固醇水平升高不太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相反,他提出血管壁上必须先有某些“局部改变”,以使胆固醇在那里沉积。

我们在第2章中讨论了胆固醇沉积的这种易感性。我们讨论了基底膜的化学成分以及动脉的内皮细胞嵌入基底膜中等特性。当存在足够的维生素C时,基膜充分聚合(polymerize)且呈凝胶状,而当存在明显的维生素C不足时,基膜聚合不良且呈水状。维生素C缺乏继发的基膜水样化看来是使胆固醇或脂肪沉积在血管壁的这一区域发生的必要条件。

要点28:除非事先血管已有损伤,否则胆固醇不会在动脉​​中沉积。

Duff还指出,需要某种形式的血管损伤来引发胆固醇沉积。每当血管区域受到任何程度的伤害时,通常至少会局部缺乏维生素C。
Willis及Fishman(1955)发现,维生素C的局部耗竭通常发生在遭受机械应力增加的动脉段,这是一种伤害。然后,这种局部的维生素C缺乏症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早期胆固醇沉积以非常局部的,集中的方式在受影响的血管壁基底膜区域内进行。

Taylor等(1957年)表明,胆固醇水平高的猴子的动脉被蓄意冻伤后,几周内便会发展成人类身上花费了数年时间才能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今天,绝大部分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单向”或不可逆的过程。但有很多研究证明了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单向”或不可逆的。Taylor等(1961年)发现,当血清胆固醇水平超过250mg/dL时,胆固醇和脂肪就会侵入血管壁。但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到200mg/dL以下时,它们就会从血管壁内被“明显地吸收”,重返血液中。

要点29:当胆固醇的血液水平低于200mg/dL时,血管壁中沉积的胆固醇会被重吸收,返回血液。

Horlick和Katz(1949)清楚地显示,由于过量饲喂胆固醇引起的小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停止饲喂胆固醇后明显消退了。由于小鸡是能合成自己的维生素C的绝大多数动物之一,因此维生素C的产生很可能会加速动脉病变的消退。 Horlick和Katz发现了一系列反应,当停止胆固醇喂养时,当停止胆固醇喂养时,有些病变显示出较少的可染脂肪,但有些病变纤维化程度更高,这表明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完全逆转。然而,他们还注意到另外一些动物,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显微镜观察,实际上都显示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完全缓解”。

Anitschkow(1928和1933)是最早研究动脉损伤对停止胆固醇进食的反应的研究者之一(兔),他描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肪的逐渐消失。他还强调了这一过程是缓慢的,并指出,将富含脂质的斑块演变成主要由纤维组织组成的斑块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然而,有趣的是,Horlick和Katz指出,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消退率远高于兔子。该观察结果可能与“在治愈期间”中可用的维生素C量有关,因为并不是所有可以自己制造维生素C的动物的病变逆转效率是同等的。毫无疑问,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逆转与可用于血管壁的维生素C的量,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程度以及血液中存在的循环胆固醇和脂肪的量都是影响病变可逆性和持续时间的重要决定因素。

早在1947年,在尸检中,Wilens就发现肥胖人中“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很高”,他们的脂肪和胆固醇水平通常较高。相反,对于“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很少观察到”中等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这类人的血脂和胆固醇水平通常会比较低。这间接证明脂肪和胆固醇水平在维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重要性。

尽管这项研究并未解决维生素C在这类营养不良的人中的作用,但确实表明饥饿会趋于将胆固醇和脂质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拉回。仅这一发现就清楚地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并非不可逆转。

实际上,在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中,已证明病变中已经存在的胆固醇具有连续转换能力,而不是简单的静态,累积过程(Newman and Zilversmit,1962)。

要点30:维生素C阻止胆固醇渗透到血管中,并增加这些血管中已经存在的胆固醇的释放。

Zaitsev等(1964)也研究了放射性标记的胆固醇在兔子体内的运动。他们发现,维生素C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减少胆固醇渗透到血管中的数量,并促进已经沉积于血管中的胆固醇的释放(回血液)。

为了充分理解对动物中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同样重要的是认识到可以通过在人类中不常见的机制和序列来诱导动物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 Lindsay和Chaikoff(1966)指出,在没有维生素C缺乏的情况下在动物中实验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很大不同。

但是,他们还指出,某些患有这种疾病的灵长类动物的血管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变化与人类所见的变化相似。 Lindsay和Chaikoff还指出,灵长类动物的血管中胆固醇的沉积程度通常低于人类。这些差异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人类通常面临的更大毒素负荷来解释,例如来自牙科来源的毒素负荷(Huggins和Levy,1999),以及相应的更高的长期的高血胆固醇水平。

毒素和胆固醇水平升高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将在本章后面讨论。此外,灵长类动物在饮食中摄取的维生素C通常比人类摄取的维生素C多得多。此外,Lindsay和Chaikoff指出,与通过各种努力增加血液胆固醇和其他血脂引起的实验室人工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相比,动物的自然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微观差异。

Lindsay和Chaikoff还指出,动脉粥样硬化的天然形式是由血管壁内膜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其次是增殖性纤维化反应。换句话说,最初的变化,即变性,本身就是动脉压力 (arterial stress),导致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的代偿反应。这与维生素C的长期耗尽所见的事件序列相同。

但是,以胆固醇喂养形式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的“过量”会导致血管壁中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吸收过量的胆固醇。由于足够高的胆固醇水平似乎有其自身的毒性(Ginter,1975),因此这种巨噬细胞反应很可能是一种补偿性免疫介导的反应,以减轻过量胆固醇的急性毒性。这些巨噬细胞摄取了足够的胆固醇后,填充巨噬细胞的这种过量存在也被人体解释为另一种动脉应激,然后可导致继发性纤维化的细胞增殖。

Mann等(1953)在胆固醇喂养的猴子中诱发了这种损伤。基本上,太高的胆固醇得去个什么地方,而动脉壁的内皮表面是最先接触的区域。实际上,Shaffer(1970)指出,这种向实验动物饲喂的胆固醇实验显示有胆固醇和脂质“极端”沉积在整个“身体”中,而不仅仅是在血管中。并且,在补充了维生素C的兔子中,Beetens等人(1984年)仅在数周的富含胆固醇的饮食中即可证明内膜增厚和脂质渗透的程度明显降低。

文献:省略

*****

本书在Thomas Levy, M.D., J.D.原著《Stop America’s No. 1 Killer!》基础上,经Dr. Levy同意,更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