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明的利弊

当塑料刚发明时,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它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饮食方式和睡眠方式。它改变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它的便利性和丰富性使我们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好吧,几十年后,我们现在开始遭受滥用塑料带来的后果。现在,塑料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在海滩,海洋中,现在它们在我们肠道的细胞中也被发现!

 

化肥,农药和农用化学品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草甘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滥用这些化学物质数十年之后,它们现在在我们环境中的任何地方,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各种疾病,包括癌症。

 

现在是AI。我确信AI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另一场革命,使我们的许多梦想成真。例如,我等一天有私人飞行器可用。有一天,当我醒来时,突然感觉到去纽约探望儿子的心情。我会为自己冲泡一杯咖啡,跳进我的个人飞行器并编程。它会自动开到我的车库外面,然后按照GPS坐标飞到NYC,而我会一边喝咖啡,看书或看电影。好吧,尽管所有这些都很好,但我爱他们。我也同时想知道,AI, 5G, 6G等会不会像塑料,化学品,农药, 抗癌素等其他人类发明被滥用后转身伤害我们呢?难道我想多了吗?

 

在我们拥抱和享受技术发明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敏锐地意识到发明的潜在弊端。我们不应该让商业和工业贪婪掌控世界。世界正朝着人类逐渐被电脑替代的方向发展,而促进这一趋势的正是我们人类自己。这种趋势正在加速,我看不到任何人类反思的迹象。我们没有从塑料,农用化学品和抗生素的污染中学到任何东西。相反,我们继续向前迈进。直到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是我们的世界…

 

The Pros and Cons of Technical Inventions

 

When plastics were invented, it brought a revolution to our life.  It completely changed the way we live, the way we work, the way we eat and the way we sleep.  It simply changed everything in our life.  We were all so thrilled and excited by the convenience and abundance of it.  Well, several decades later, now we begin to suffer from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abuse of plastics.  Now plastics are everywhere in our life, they are in the beach, in the ocean and now they are found inside the lining cells of our gut!  

 

The same thing happened to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and ag chemicals.  Glyphosate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it.  After decades of abuse of these chemicals, now they are everywhere in our environment, wreaking havoc in our body, causing all kinds of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Now AI.  I‘m sure AI will bring another revolution to our life, making many of our dreams come true.  For example, I can’t wait one day when the personal flying machine will be available.  One day when I wake up, suddenly I feel like in the mood of visiting my son in New York city.  I‘ll brew myself a cup of coffee, hop into my personal flying machine and program it.  It’ll drive itself outside of my garage, take off in my drive way and then fly to NYC following the GPS coordinates, while I‘ll be sipping my coffee and reading my papers or watching a movie.  Well, while all these are good and I love them.  I also wonder at the same time, would it be like the plastics, or the farm chemicals, or the many other human inventions that got abused and then turn around to hurt us?  Am I being paranoid?  

 

 

While we embrace and enjoy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we also need to be acutely aware of the potential downsides of the inventions.  We shouldn‘t allow the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greed to take over.  The world is moving faster and faster, towards a human-computer hybrid.  The trend is only speeding up, I see no sign of reflection.  We didn‘t learn anything from the pollutions of plastics, farm chemicals and antibiotics, to name just a few.  Instead, we keep charging forard, forward.  Until one day, this world is no longer our world… 


基础科学思维与临床思维

基础科学思维与临床思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基础科学家,他/她需要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单个和较小的问题,然后为这些较小但基本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他/他不必担心整个系统的整体后果。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他/她的任务是减轻患者的病痛苦/痛苦,而不仅仅是局限性症状问题。因此,他/她的重点应该是整个系统(患者)。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结果很可能就像外科手术中的一句老话:“手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患者却死了”。

 

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也是两门完全不同的科学。但是今天,临床医生已经训练好像基础科学家一样思考。这是临床医学教育的根本缺陷。在中国,我听说即使是社区医院的医生也需要撰写基础科学研究论文才能获得晋升。多么愚蠢和近视的政策!

 

 

”缺啥补啥”没有科学依据,最多是提供原料

”缺啥补啥”没有科学依据,尽管有一定的基础,即提供原料。但不是直接补缺的“啥”。如现时流行的补胶原蛋白,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误解。胶原蛋白是不能被直接吸收的, 最多是提供胶原蛋白的原料。吸收这些原料后,我们可以合成胶原蛋白。大部分人食物中不缺蛋白质,而且常常是过量(至少美国是这样)。但合成胶原蛋白需要维生素C (VC)。所以VC才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更重要的,而且常常是不够的。常喝骨头汤可能更好,至少更廉价。胶原蛋白粉(亚马逊网站上的价格为~90美元/公斤)相当昂贵。动物机体30%的蛋白质是胶原蛋白。我们吃的肉,鸡肉,猪肉,牛肉等,都富含胶原蛋白。当你摄入胶原蛋白粉或吃动物肉时,它们都需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或是很小的多肽),以便被吸收。我们的饮食富含蛋白质,所以我们不缺乏合成胶原蛋白的原材料。缺乏的是其他辅酶和辅因子,如维生素C。每公斤胶原蛋白粉要90美元,你就可以买到10倍或更多的牛肉或猪肉。

 

“在我们的细胞可以使用它们之前,必须将构成我们所吃大部分食物的蛋白质,脂质和多糖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作为能量的来源或其他分子的构成要素。分解过程必须作用于从外部摄取的食物,而不作用于我们自己细胞内部的大分子。因此,食物分子酶促分解的第1阶段是消化,发生在我们肠道外的细胞中,或者发生在细胞内的特定细胞器(溶酶体)中。 (围绕溶酶体的膜使消化酶与细胞质保持分离,如第13章所述。)在两种情况下,食物中的大聚合物分子在消化过程中均分解为它们的单体亚基,即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多糖分解为氨基酸。糖和脂肪通过酶的作用变成脂肪酸和甘油。消化后,源自食物的有机小分子进入细胞的胞质溶胶,在此开始逐渐氧化。如图2-70所示,氧化发生在细胞分解代谢的另外两个阶段:阶段2在胞质溶胶中开始,在主要的能量转换细胞器线粒体中结束;第三阶段完全限于线粒体。”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6882/

从古训 “过午不食” 及 “一餐不吃便会饿得低血糖” 谈起

今天上午与我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校友聊起早餐及一餐不吃便会饥饿难挡, 出现低血糖症状一事。(有问题,加我,微信号:RichardCheng322789

想象一群年轻健康的高中男生正在午餐时间打篮球。你停下来喊:有人饿吗, 要吃汉堡吗?每个人都会大喊 “我,我”。他们都可以吃2个巨无霸。但如果你不喂他们,他们很有可能继续打下去,并且不会感到如此饥饿,以至于它们感到虚弱和低血糖。同样,你见过野外的动物一日有3餐吗?野外的动物不吃早餐会饿得晕乎乎吗?

但如果2型糖尿病(T2DB)患者不吃饭,会发生什么?很有可能他或她会有低血糖, 会感到虚弱, 无力。(2型)糖尿病人大都体内脂肪不少,但一饿就低血糖,非要补充糖分。体内大量热量不用,非要用外源的,岂不是捧着金饭碗讨饭?

如果你一餐不吃便会引起低血糖症状,这意味着你的身体无法释放能量。为什么?因为正常人是储存能量(吃完之后)及释放能量(当我们饿的时候)交替进行的。这是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一种双向调节节制。

但是现在不少人吃得太多而且常吃零食,我们的身体没有必要释放能量(糖或脂肪)。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数年或更久),我们身体这种释放能量的机制(激素,受体等)变得下调或丢失了功能。

那我们怎么办呢?不饿的时候不要吃东西。让自己感到饥饿。当你饿了,你的身体正试图释放你需要的能量体。不要一饿就吃。当然也不要饿到晕过去。要循序渐进。这是在锻练你的身体重新学会如何使用自己体内贮存的能量。

我建议间歇性禁食,每天禁食16-18小时(限制喂食时间到每天6-8小时的窗口)。 我建议每周至少5天实行一天2餐,于6-8小时之内吃完。其他时间, 只喝水, 茶等不含热量之物。于我而言, “中午第一餐(午前不吃),下午6点晚餐。下午6点以后进食”,比较容易执行。早餐不是必须的(不吃早餐会得溃疡一说无科学依据)。古人说过午不食,但古人日入而息。今人不到午夜不息,所以现在下午6点晚餐与古时”午餐“相仿。但在睡觉前至少3小时不要吃。 我已经这样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那15-18小时不进食期间,我不觉得很饿。即使饿,也不会饿得无力。

1. 科学的饮食习惯: 热卡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 CR), 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

很多研究显示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 CR), 即少吃, 对于长寿, 保健, 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的作用是肯定的。CR除了可以减重, 也能降低血压, 血糖, 对很多疾病有改善作用。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是达到CR的一个良好的手段。IF是指一类在一定时间段内(通常指13小时以上)禁食(限制热量摄入)的饮食方法。注意禁食期间可以饮水(但不能饮用任何带有热卡的饮料)。IF通常包括下列几个方式:

1. 每天的进食时间限制在6-11小时内,剩余的13-18小时内不进食。越近6小时,越好。
2. 每周一天(24 – 36)小时,如周五晚饭结束后禁食,直至周六晚饭时间或周日早餐时间)。
3. 连续2-3天禁食。
4. 隔天限食:即第一天每天500热卡,第二天正常饮食(但不要过食),如此重复。
5. 5:2禁食:每周二天只吃500卡/天,其余5天正常饮食。

我个人认为比较容易接受的是结合上述第一以及第二两种方式。即:每周至少4-5天内,每天只在6小时内进食,其余时间可以喝茶,水,咖啡,但不能含有任何热卡。这6小时进食任何时候都行,只需在睡觉前3小时结束便可。如:每天可以在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进食。我一般选择在中午12点到下午6点之间进食,因为我上午一般不饿,可以坚持到中午。而下午6点进食后晚上也不会太难。我也尽量在周末有一天禁食至少24小时,常常在周五晚餐后禁食,至周六晚餐开禁。这似乎也不太难。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及上述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的饮食方式。

2. 科学的运动方式:

众多研究显示,高強度间歇性锻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对减脂,提高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病,老年痴呆等的预防和治疗)等比其他运动锻练方法更加有效或至少有同等功效。不运动及过度运动都不利于健康。

HIIT容易被接受,不受场地及器材的限制,适合任何年龄组。HIIT:  热身15分钟。极速跑或蹬自行车30秒,然后慢走或慢骑车3分钟。重复5-6次。最后10分钟慢走,结束。此类锻练有助于线粒体新生及功能恢复。文献(PMID: 24743929,28513103,29452134,28366674,28471050,27681241,28879026, webMD.com)。

3. 相关饮食研究:

CR可以延长实验动物(实验老鼠, 果蝇, 鱼, 猴子)的寿命[15885765, 300050669]。这些CR实验鼠及猴子不仅寿命延长, 而且疾病明显减少, 提示衰老并不一定伴有疾病, CR可能改善疾病[24883306, 21402069, 12586746, 24691430]。历史上, 二战期间欧洲食物严重缺乏,  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doi:10.4172/2161-0509.S1-006], 甚至癌症[8877047]等疾病的发生率减少。CR可以改善甚至逆转实验鼠及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22318758, 23610060, 26445593]。CR也能延迟自身免疫病之发病[15203320]。热量摄入过度似乎对大脑功能有严重影响。3个月的30%的热量限制能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力[30050669]。CR也能减少猴子的脑萎缩[http://dx.doi.org/10.18869/acadpub.nfsr.3.1.1],促进神经再生及可塑性[11220789]。禁食激活脂肪酸氧化, 从而促进肠道干细胞功能[29727683]。

CR延长寿命, 抑制疾病的原理:氧化压力(OS)的降低。衰老伴随着氧化压力的增加,CR能降低OS的积累。IGF-1在细胞分化繁殖中起作用, 并且阻止正常及癌细胞的凋亡(apoptosis)。CR在动物中能抑制IGF-1[26443692]。CR抑制mTOR机制, 而mTOR的抑制可以延长寿命, 并且抑制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生[17914901, 20139716, 21462085, 19797661]。另一重要机制可能与自噬(autophagy)有关。细胞内新陈代谢会损伤细胞器及大分子。这些损伤通过抗氧化剂修复,或者通过自噬而清除。因此自噬是一个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CR可以促进自噬[17665967, 17912023]。CR也诱导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酶, 促进线粒体再生[30050669]。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有激活mTOR作用,一项涉及6381人的大型研究显示, 高蛋白饮食者(蛋白质热卡>20%)比蛋白质热卡<10%的人死于癌症的机会高出4倍,全因死亡率也高出75%[24606898]。

一项对一组有糖尿病前期的病人, 分二组。一组(IF)将进食时间限制在6小时内, 晚餐不晚于3pm,足够热卡量(以致体重没有下降)。另一组进食时间在12小时内,同样热卡量。5个星期后,二组交换。实验结果显示IF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血压, 氧化压力, 而这些变化与体重变化无关[29754052]。

成长医学博士,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是美国成氏综合健康中心主任,美国抗衰老暨再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卡塔尔王国女皇医院抗衰老/功能医学顾问。旅美30余年的成博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曾任上海中山医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及美国陆军医院(MACH)主任医师。有40余年从医经验的成博士经常应邀作讲座(美国, 德国, 荷兰, 卡他尔, 上海, 北京, 深圳及国内其他地区)。成博士近年来也通过书籍(《癌症是一代謝病》《隐形杀手—-补钙剂》《万应灵丹,关于VC的百科全书》)等, 将国际上最新研究介绍到中国。成长医学博士,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是美国成氏综合健康中心主任,美国抗衰老暨再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卡塔尔王国女皇医院抗衰老/功能医学顾问。旅美30余年的成博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曾任上海中山医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及美国陆军医院(MACH)主任医师。有40余年从医经验的成博士经常应邀作讲座(美国, 德国, 荷兰, 卡他尔, 上海, 北京, 深圳及国内其他地区)。成博士近年来也通过书籍(《癌症是一代謝病》《隐形杀手—-补钙剂》《万应灵丹,关于VC的百科全书》)等, 将国际上最新研究介绍到中国。

成博士结合40年西医及10余年抗衰老/功能医学经验,尤其擅长以下领域 (微信号: RichardCheng322789):


1. 慢病管理,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痛风, 动脉硬化(冠心病), 骨质疏松;
2. 牛皮癣, 湿疹, 斑秃,白癫风等各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桥本氏甲状腺炎, 炎症性肠病(Crohn‘s病, 溃疡性结肠炎),红斑狼疮, 类风湿等自身免疫病;
3. 癌症代谢疗法;
4. 中老年人保健,抗衰老/功能医学体检;
5. 减肥;
6. 疑难病症咨询。

转:美国华盛顿邮报最近评选出十大人间奢侈品

转:美国华盛顿邮报最近评选出十大人间奢侈品,竟然无一与錢和任何物质有关。 1.生命的觉悟。 2.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 3.走遍天下的气魄。 4.回归自然,有与大自然连接的能力。 5.安稳而平和的睡眠。 6.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 7.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 8.任何时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9.身体健康,内心富有。 10.能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

愿小跑腿都拥有这些奢侈品!祝大家感恩节快乐。

多种维生素/营养素的作用

我们医生开起处方药时(Yes, I did this for nearly 40 years!), 落笔很快, 而且給病人讲解原理及付作用时, 头头是道, 显得十分的有知识。可以当问及饮食习惯, 营养/维生素时却吱吱唔唔, 要注意付作用, 要防止过量。可是我们谁见过一例维生素过量致死的? CDC从未有过一例, 是的, 连一例都没有。

具体参见我公众号上的文章:

多种维生素/营养素补充剂到底有用吗—-对“多种维生素无效”论的一点讨论

 

 

关于体内酸碱度的分享

今日媒体报道体内酸碱度一事,群里有人询问,分享于此:

  1.  人体酸碱度是有严格控制的;
  2.  肿瘤病人可能偏酸性,是因为肿瘤细胞以糖/氨基酸酵解供能为主。而酵解之最终产物之一为乳酸。因此,肿瘤患者的偏酸性是结果而不是产生肿瘤的原因;
  3.  以前有人认为口服碱性物质(如小苏打)可以治癌。正常胃酸为强酸,所服碱性物质全国被中和,减轻胃酸,严重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杀菌功能。提倡去纯属不懂最基本的生理学知识。
  4.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胃痛”止酸剂,长期使用危害巨大。

成长 医学博士

生命在分子水平上,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事实上,现在的医学把病分成心脏,肾脏,肠胃等。但从生物化学角度,疾病的分子水平机理都与“氧化/还原”。“生命”的本质就是电,没电,任何生命都不存在(心电图,脑电图)。电即“电子从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的流动”,也就是说:生命在分子水平上,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有感于诺贝尔医学奖

今天, 有群友要我评论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要我一十分普通的医生, 来评论“诺奖”, 似乎不自量力. 趁着茶力, 放肆一下。

首先, 祝贺二位教授获此殊荣! 不过关于癌症研究的诺奖几乎年年有, 但抗癌战争仍然形势严峻, 总体而言, 临床进展几十年来裹步不前. 肿瘤免疫治疗值得探索. 但免疫治疗之基本概念是淋巴细胞或抗体对特异肿瘤抗原的攻击. 问题在这“特异”肿瘤抗原. 最好的“特异肿瘤抗原”应该是只有肿瘤有, 正常细胞没有. 这又回到癌症病因问题. 免疫治疗并不回答癌症起因问题, 在癌症起因弄清以前, 任何治疗探索仍属“盲目摸索“。关于癌症治疗, 不要期待”奇迹(miracle)“. 癌症是一慢性疾病. 试问, 有几个慢性疾病是單药治得好的? 这一思路本身就是错的. 此思路不改, 抗癌战争不可能打胜。

目前的抗癌战争有几大问题: 1. 癌症起因之基本理论 (基因突变论难以自圆其说; 癌症代谢论尚未被广泛接受); 2. 战略错误. 目前治癌仍然是“杀, 杀, 杀”, 而对病人的”致癌体质“忽略不顾. 病人的全身情况不改善, 癌症是治不好的.

我仍然坚信, 而且是越来越有信心: 任何慢性疾病的治疗, 尤其是癌症, 必须是全身性的, 系统化的, 个体化的. 而我不知道有比我们推荐的抗衰老/功能医学系统更系统, 科学, 个体化的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