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骨质疏松与”缺钙“,肾,胆结石

问: 《维生素C,钙和营养素与骨质疏松及冠心病的关系 》您的文献指出,大多成年人都不缺钙,而我听说更年期女士钙会突然流失50%,也不需要补钙吗?作为普通人我们的认知让我们难以判断。

答: “丢失”?您说的是骨骼中钙的流失,尤其是在绝经后女性中。正如我在《维生素C,钙和营养素与骨质疏松及冠心病的关系》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这种钙的损失(或骨骼外部的动员)不是人体的净钙损失,而是钙的移位。从骨骼内部到骨骼外部,进入软组织,例如动脉。这是血管硬化的主要机制,会引起高血压并导致冠心病)。肾,胆等含钙结石很可能都与此相关。

为什么钙会从骨骼中移位出来?这是因为骨头再也无法将钙保留在骨头中了。这是因为骨基质是由胶原蛋白制成的,其中嵌入了包括钙在内的矿物质。骨胶原合成需要Vit C,Vit D3,Vit k2,Mg和TSH,雌激素和睾丸激素。绝经后妇女和中年男子都开始减少这些营养素,维生素和激素的含量,结果导致骨质疏松症发展。

 

预防癌,冠心病,糖尿病等慢病 —- 抗衰老/功能医学检查

现在几乎人人体检。但很多人体检似乎好好的,可不久就被诊断出癌症或是其他重病。为什么?

这是因为目前的体检都在查疾病, 即你有没有生病,而没有查你离生病有多远。

所有疾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无症状到有症状,从可逆到不可逆。以糖尿病为例,常规体检查到糖尿病时,你的胰岛细胞已经80%坏死,基本上不可能复活了。癌症也是如此,常规体检查出癌症,那就比较麻烦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癌症,糖尿病不是一天内发生的。在临床上诊断出这些疾病以前很多年, 其实你的体内已经开始了很多生化,生理等的,查得出来的变化。抗衰老/功能医学检测便是此类检测。

除了传统医学的检查外,抗衰抗衰老/功能医学测试通常包括维生素/营养素的水平,包括抗氧化剂、毒素(氧化剂)、氧化应激标记物、新陈代谢标记物、线粒体代谢异常的标记物、肠道健康(肠微漏, 菌菌失调等)、激素平衡(或失衡)等。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要做。我们一般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 有选择性地做。这些检测的结果会让我们对一个人的身体是如何运作以及存在什么问题有很好的了解。这些测试将指导我们如何干预和改善我们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任何现有的疾病。

 

VC等营养素可以逆转冠心病

早在1950年代, 1990年代便已有一些临床研究显示, VC等营养素可以减缓甚至逆转冠心病。但从1996年至今20多年, 在VC营养素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临床研究却裹步不前。作为人类主要杀手,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生命健康及财政上的损失臣大。VC营养素对治疗冠心病有很大希望,既无明显毒付反应,而且价格低兼廉。但为什么缺乏兴趣呢?答案很清楚,因为VC营养素卖不出大价钱。不仅如此,而且万一VC营养素成为主流后,将对目前的冠心病医药市场带来巨大打击。这些是大药厂等所不愿看到的。我与药厂不仇,我只想自己及父母家人,亲友及我的病人更健康一点而已。

生活习惯的改变(低碳生酮饮食),运动,大剂量VC,排毒,全细胞营养素,激素平衡对血脂,骨密度,冠心病预防等的作用明显。

国内常做的冠脉CT造影术(CTA,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m)包括CAC(即冠脉CT平扫,十分简单)。但国内一般CAC不会单独做。原因有几个:1. 国内病人有胸痛胸闷才会去看医生,而此时冠状动脉就不仅仅是钙沉积了,而是已经有管腔狭窄了(导致临床有心肌缺血缺氧症状了)。2. 即使CAC查出来是阳性(一般分为0;1-100;101-400;>400),一般医生也不知如何解决。因此,CAC几乎没有单独做为一项指标。国内体检常有颈动脉超声检查有无斑块。但这也已经是较后期的动脉粥样硬化了。动脉硬化最早的变化是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及内皮细胞间的连接部分胶状物质的损坏(这与VC缺乏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减少密切相关)。其次是随之而来的钙,脂肪,炎症细胞的沉积(机体的修复反应)逐渐导致内皮增厚,最后导致管腔狭窄。这些变化的早期(与任何病变一样)是较易阻断并修复的。越到后期越难修复。我们提倡CAC的检测,CAC检测的是较早期的动脉硬化。国际学术界早有共识,CAC为一安全,精准,可靠且亷价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指标。但临近上跟进很慢。这便是真正的抗衰老医学,从疾病的预防,早期治疗开始。抗衰老医学绝非是打打干细,生长激素那么简单。

冠脉粥样硬化是一营养性疾病,是可逆转的

今天发现有人抄袭我的文章(下文)。如我所写,目前有充分的基础研究及初步的临床研究显示:冠脉粥样硬化是一营养性疾病,是可能逆转的。对如此重要(全球发达国家地区第一杀手)的疾病,难道我们不该进一步研究?你不信,ok. 反正我信了。我及我父母的近几年的健康改善(包括,我们三人以前全是高胆固醇,现在全正常),于我而言又是一支持性证据。我正在努力,希望能收集100人以上数据。希望不信者在今后有病后不要:唉,俺咋早没听成长的呢?。任何慢性疾病都有一个“可逆”至“难/不可逆”阶段。疾病(如癌)不可怕,怕的是疾病进展,破坏器官,甚至要命。粥样硬化不可怕,可怕的是粥样硬化进展至心梗。(研究显示, CAC平均每年进展6%左右)。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减缓粥样硬化(CAC)的进展,甚至连溶解CAC,软化血管,以防,治CAD。事实上,我文中的几个临床研究显示这是可行的。

以下是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原文,欢迎转发,但不能抄袭!那是盗窃行为。

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吗? 营养疗法可以逆转冠心病。

CAC与冠心病

CAC与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地区及国家的第一杀手。当你感到胸闷胸痛或心肌梗塞,你的心血管病可能已经到了不可或者是难以逆转的程度。与所有慢性疾病一样,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但你首先要了解你现在的心血管疾病程度。有充分的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钙沉积指数(CAC)是最好的预测指标,更优于FRS(Framingham Risk Assessment)及ASCVD分数(Astherosclerotic CVD Risk Assessment)等(PMID: 30216389,30212857,参见我的公众号2018.6.25文章”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吗?“)。

冠状动脉硬化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不断进展,最终会导致如心肌梗塞或中风等其他心血管意外。如果查出来CAC>0(即冠状动脉有钙沉积,冠心病风险升高),你也不用惊慌,因为这很是可以阻止的,甚至是可以逆转的。

关于CAC的,我在我的公众号2018.6.25文章”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吗?“文章中已有充分描述。国内医院估计大部分都不单独做CAC(因为这是预防性的),似乎是在CTA里一起做的。但大部分CT都能做。我找了熟人,开单“胸部CT平扫”,但主要做的是冠脉钙沉积指数(CAC) ,建议你做一下。不要等到出现冠心病了,那时恐怕太晚了。

更多关于CAC。足够的研究显示CAC对心血管意外及全因死亡率具有高度预测性。2018年二个大型研究再次证实CAC的重要性。最近(2018年)一个对872名无症状, 无心血管疾病史, 约50-60岁的人群(男817名, 女55名)研究结果再次表明, CAC与心血管意外风险成正比。报告显示:CAC分数>1但<100的人, 他们患隐性心肌梗塞(unrecogniz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UMI)风险为1%;但CAC在100-400之间的人, UMI风险升高6倍;而CAC>400者,UMI风险升高14.5倍! CAC作为冠心病预测指标,比FRS(Framingham Risk Assessment)及ASCVD风险指数(Atheroslc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更好(PMID30216389)。二周前(2018年9月)欧洲CAC联盟(CAC Consortium)公布一项对63215名无症状男女,平均随访了12.6年的大型研究结果。报道显示CAC分数与年龄基本呈线性正比关系。35岁的人,CAC阳性率约20%(男),10%(女);50岁,55%(男),25%(女);60岁,78%(男),48%(女);80岁,98%(男),96%(女)。CAC越高,心血管死亡率越高(CAC 分数1-100;心血管死亡率 ~1%;CAC分数101-399,男性为2.5%,女性约5%;而CAC>400,男性约8%,女性约14%。

成长 医学博士 生物化学博士
Richard Cheng, M.D., Ph.D.
微信: RichardCheng322789

骨质疏松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骨质疏松主要是一氧化压力增加,局部营养素缺乏(Vit C, D3, Mg, Vit K2等)以及激素失衡(TSH, 雌雄激素的下降)所造成。骨质疏松不是缺钙引起的。

治疗:

  1. 可以使用本诊所的“全细胞营养素”(含骨质疏松症配方及动脉粥样硬化配方);
  2. 大剂量Vit C, 及肝排毒(帮助降低氧化压力);
  3. 如有条件,加用BHRT;
  4. 停止一切补钙剂,停止喝牛奶,尤其是不要喝加了Vit D3的牛奶。这些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5. 低碳/生酮饮食;
  6. 间隙性断食;
  7. 适当运动。

长期(10-13年)二磷酸盐(bisphosphate, 骨质疏松药)的使用,比2年的使用,与更高的骨折率相关。骨质疏松症主要由营养素缺乏(Vit C, D3, K2, Mg等)及激素失调引起。根治的方法是平衡营养素/维生素/激素,而不是用这些人造的不自然的药物。

Long-Term Oral Bisphosphonate Therapy and Fractures in Older Wome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Drieling RL, et al. J Am Geriatr Soc. 2017.

Show full citation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ng-term bisphosphonate use and fracture in older women at high risk of fracture.

DESIGN: Retrospective cohort.

SETTING: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PARTICIPANTS: Older women who reported at least 2 years of bisphosphonate use in 2008-09 (N = 5,120).

MEASUREMENTS: Exposure data were from a current medications inventory. Outcomes (hip, clinical vertebral, wrist or forearm, any clinical fracture) were ascertained annually. Using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uration of bisphosphonate use (3-5, 6-9, 10-13 years) and fracture was estimated, using 2 years as the referent group.

RESULTS: On average participants were 80 years old and were followed for 3.7 ± 1.2 years. There were 127 hip, 159 wrist or forearm, 235 clinical vertebral, and 1,313 clinical fractures. In multivariate-adjusted analysis, 10 to 13 years of bisphosphonate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any clinical fracture than 2 years of use (hazard ratio (HR) = 1.2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1.07-1.57). This association persisted in analyses limited to women with a prior fracture (HR = 1.30, 95% CI = 1.01-1.67) and women with no history of cancer (HR = 1.36, 95% CI = 1.10-1.68). The association of 10 to 13 years of use, compared with 2 years of us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hip (HR = 1.66, 95% CI = 0.81-3.40), clinical vertebral (HR = 1.65, 95% CI = 0.99-2.76), or wrist fracture (HR = 1.16, 95% CI = 0.67-2.00).

CONCLUSION: In older women at high risk of fracture, 10 to 13 years of bisphosphonate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any clinical fracture than 2 years of use. These results add to concerns about the benefit of very long-term bisphosphonate use.

《隐形杀手-钙补充剂》

《隐形杀手-钙补充剂》Death by Calcium, by Thomas Levy, M.D., J.D.一书(中译本,译者成长)简介:骨质疏松患者伴随着骨质疏松还有骨头中钙质流失。其病因说中有一派认为骨质疏松是由于骨质流失过多的钙所致。 此派学说受到相关工业界(尤其是乳业, 制药业, 及营养品业)之推崇(有利可图)。但此学说从未真正受到严格的科学论证。从此以讹传讹, 形成一条巨大的利益链。 近年来, 不断地有学者提出不同之观点。国际知名维生素C学者, 心脏病专家,国际矫正分子医学科学院2016年度名人榜名人(二次诺奖得主,矫正分子医学概论首创者保林博士,也是该名人榜上名人),利维博医学博士, 法学博士系统地研究了钙及与钙相关之疾病骨质疏松及动脉粥样硬化之文献(本书引用766篇)。以其医学+法学严谨的逻辑分析, 总结出:

1.钙之从骨中流失是骨质疏松症的表象, 而非病因。

2.骨质疏松症之病因与营养素缺乏有关, 本质上是一种局部坏血病(是维生C及K2缺乏)。

3.骨质疏松症患者过多的钙从骨头中经血液流至软组织, 包括主动脉及冠状动脉, 是软组织鈣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4.一般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鈣, 足够绝大部分人维持健康需要。

5.任何形式的钙补充剂, 包括含钙之维生素, 营养品, 乳制品(尤其是牛奶)不仅不能降低骨折的风险, 而且加重软组织钙沉积。服用钙补充剂最多的妇女比服用钙补充剂最少的妇女死亡率高2.5倍。(钙补充剂只是增加骨密度测量仪上的读数,并不增强骨的强度)。

6.所有慢性退行性疾病细胞内钙均偏高。细胞内钙的降低与死亡率下降成正相关。

7.钙补充剂(包括牛奶, 尤其是维生素D强化之牛奶, 及治胃痛的含钙抗酸剂))于一般人体是有毒的,缩短寿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