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癌症新动向
——简介癌症代谢论及癌症综合治疗法
成长
摘要:
癌症是一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甚至全球,仍在快速上升,已成中国第一大死亡原因。尽管人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对癌症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财力,但对已转移的癌症,常规治疗(化疗及放疗)疗效欠佳。即使化疗取得临床缓解(Clinical Remission),也因潜伏的癌干细胞的存在,复发机会不小,而且复发的癌常常是抗药的。
本文简要介绍癌症病因“新”理论——癌症代谢论。癌症代谢论认为癌症的主要起因是细胞产能器官——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事实上,近年研究显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中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以癌症代谢论为基础,加入抗衰老医学及中医养生学的“癌症综合治疗”理论,以期达到控制甚至治愈癌症之目的。
关键词:
癌症,代谢疗法,综合疗法,基因突变,线粒体,糖酵解,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 抗衰老医学,功能医学。
癌症是一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甚至全球,仍在快速上升,已成中国第一大死亡原因。尽管人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对癌症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财力,但对已转移的癌症,常规治疗(化疗及放疗)疗效欠佳。一项对美国及澳洲22种主要癌症化疗效果之研究发现化疗给这些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增加了2%左右,也即1.2个月[1]。也即花几万乃至几十万美元买来不到2个月的充满化疗毒副反应的寿命(美国癌症年均化疗治癌约接近10万美元。以3,4期乳癌为例,平均2年治疗花费16万及18万美元。最新一项发表在肿瘤学年鉴上对英国“癌症药物基金”的研究分析报告指出:该基金从2010年到2016年共花费了12.7亿英镑(约113.41亿人民币)。但对47种癌症中的大部分(62%)无治疗效果。在47癌症中,仅有18种(38%)有约3个月的生命延长。但这3个月的延长的生命也是充满了药物的毒副作用[2]。中国的状况尤其严重: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办公室,中国前十大癌的平均5年生存率(30.9%)还不到美国的(68%)一半。科学界及国际社会对癌症投入不菲,然临床结果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充分的证据显示公认的癌症基因突变理论可能有错。如果基本理论错了,那么建立在错误理论上的治疗方案必定难以奏效。其二,标准治疗(化/放疗)只注重“祛邪”而不“扶正”,有严重战略失误。抗癌是一长期的争斗,就好比战争,只顾杀敌,不顾自身强军,这战争能赢吗?其三,癌细胞都是从癌干细胞分裂而来。而癌干细胞对标准治疗(化/放疗)是不敏感的。因此,即使化疗取得临床缓解(Clinical Remission),也因潜伏的癌干细胞的存在,复发机会不小,而且复发的癌常常是抗药的。本文简要介绍癌症病因“新”理论——癌症代谢论[3]。癌症代谢论认为癌症的主要起因是细胞产能器官——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事实上,近年研究显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中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以癌症代谢论为基础,加入抗衰老医学及中医养生学的“癌症综合治疗”理论,以期达到控制甚至治愈癌症之目的。
一、癌症研究及治疗历史简介:癌症起因研究重要里程碑[4]
1. 1777年:英国医生Percival Pott提出致癌物(Carcinogen)概念(提示癌与环境有关)。
2. 1890年:德国医生David Paulvon Hansemann发现癌细胞染色体异常
3. 1911年:美国医生Peyton Rous发现Rous肉瘤病毒,认为癌症可由病毒传播。
4. 1914年.当今流行的癌症基因突变论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Theodor Boveri/Karl-Heinrich Bauer。
5. 1924年:德国医生Otto Warburg提出癌症为线粒体产能异常所致,即癌症代谢起因论。
6. 1953年:Watson/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开启分子生物学。
7. 70年代:Varmus/Bishop发现癌基因(Oncogene)。至此,癌症基因突变论(Somatic MutationTheory,SMT)已是板上钉钉,少有质疑了。
8. 80年代:核杂交实验提示癌症起因不在细胞核,而在细胞浆(Warren及Shay等),但如此重要线索却被忽略了。
9. 1990-2000:人类基因组测序(Human Genome Project,HGP)完成。人类首次大规模解码人类基因。
10. 2005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完成。但未能找到预期的癌症起动基因(Driver Mutations)。TCGA结果在科学界引起混乱,引起一部分科学家对SMT的严重质疑。
11. 2012年:Seyfried继承并发展了Warburg的癌症为线粒体产能异常理论,发表“癌症是一代谢性疾病”(Cancer Asa Metabolic Disease)[3]。
二、基因突变致癌论(Somatic Mutation Theory)
人类对癌症的研究至少从英国医生波特(Percival Pott)于1777年首先提出致癌物概念开始(即癌症与环境有关),经19世纪徳国汉斯曼(David Paulvon Hansemann)提出染色体异常(癌症病因可能在染色体上),至20世纪美国医生饶斯(Peyton Rous)发现饶斯肉瘤病毒可致癌(癌症可能是病毒传染),到1924年德国医生沃伯格(Otto Warburg)观察到癌症细胞线粒异常。正常细胞在有氧时,主要(90%)靠线粒体内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供能。只有在缺氧时,才通过葡萄糖无氧酵解产能。但沃伯格发现所有癌细胞都有一共性:既使在有氧时,也主要依赖葡萄糖酵解产能,即有氧酵解(Aerobic Glycolysis)。此现象称为“沃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当时已有很多研究显示癌细胞都有线粒体形态异常。在此基础上,沃伯格发现癌细胞都有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而OxPhos产生ATP与线粒体膜电位关系密切(通过OxPhos产生的能量最后传递到线粒体膜上,最后传至ADP,使其转化成高能分子ATP)。因此,沃博格提出癌症是线粒体OxPhos产能系统受损而无法有效产能因而转向利用低效且古老的糖酵解产能的一种代谢病(好比糖尿病是胰岛细胞受损引起的代谢病)。但人们热衷于癌症是染色体,病毒等引起,对沃伯格的代谢论未加重视。1950年代华生(James Watson)及克里格(Francis Crick)发现DNA双螺旋体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给人类对生命及疾病的研究带来了一场大革命,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人们几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到基因上,而严重忽视了其他细胞器,尤其是细胞内十分重要的产能器官,线粒体)。在1970年代伐木斯(Harold Varmus)及毕晓普(Michael Bishop)发现致癌基因(oncogene)后,癌症基因突变论(Somatic Mutation Theory,SMT)已是板上钉钉,无人质疑了(除了彼德生等极少数人)。癌症基因突变论认为癌症由细胞内个别基因突变而起动了复杂的致癌程序而最终致癌。这个(或少数几个)基因被称为”起动基因”(Driver Mutation)。
三、基因突变致癌论的困境
用基因突变论解释癌症存在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几十年来,以突变论为基础的临床癌症治疗疗效令人沮丧。下面二点也是难以用突变论解释的。
(一)、找不到癌症基因突变论的关键——起动基因
癌症基因突变论预测每个癌症都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起动基因。不同的癌症可能有不同的起动基因。过去几十年里,因为用SMT解释癌症现象经常捉襟见肘,因此SMT有不少变化,但基本思路不变。1990年开始了历时约10年,耗资30亿美元的,“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最昂贵的,最令人兴奋(provocative)的生物医学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HGP),以及从2005-2006年开始的癌症基因测序(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让人们满怀期待,希望能找到癌症病因——即找到起动基因,从而找到有效的治疗。癌症研究者们预期每一种癌都有其独特的起动基因。同一种癌,尤其是每一个癌病人的所有癌细胞都应有相同的起动基因,因为它们来自同一癌干细胞。但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不仅没在大部分癌中找到共同的致癌突变,既便在同一癌瘤中不同癌细胞,也很难找到共同的致癌突变,原发癌与转移灶细胞也少有共通性。TCGA得到的是散乱无章的一团乱麻。科学家们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失望之下,癌症研究领军人物,佛格斯汀(Bert Vogelstein,他在上个世纪未可能是在癌症研究中最著名的人物。据2003年的《科学信息,Scientific Information》,他的文章是全球引用最多者),摇头耸肩地认为“癌症有暗物质”。佛格斯汀最近又在科学期刋上发文认为2/3的癌症发生与环境无关,是随机的[5]。此文不仅没能解释TCGA未能找到癌症起动基因而给SMT带来的窘境,更有误导社会各界认为环境与癌症发病无关。这难道就是佛格斯汀的“暗物质”?DNA结构发现者华生,在看到了彼德生(Peter Pedersen)及他的博士后Young Hee Ko用3溴丙酮酸(3-BP)治疗癌症的显着疗效后(3-BP主要阻断糖酵解,其显着疗效也更进一步提供代谢论之证据),也认为“我们必须对癌症的代谢及氧化产能做更多更广的研究”[4]。
(二)、细胞核转移实验(Nuclear Transfer Studies)显示:致癌决定因素不在细胞核,而是在细胞浆(线粒体内)。
另外,早在80年代,二个不同的实验室(佛蒙州的谢弗Warren Schaeffer及德州的谢杰里JerryShay)分别作了细胞核转移实验。佛蒙组将癌细胞中的细胞核转移至细胞核已被除去的正常细胞中。然后将杂交细胞种入实验动物。但在68个实验鼠中只有一个长出肿瘤。德州组重复了上述实验,10个鼠中没一个长出肿瘤。德州组更进一步,作了相反的实验:正常细胞核+癌细胞浆(含线粒体)。八个鼠中有七个长出相应癌症。二组重复了几次,得出相同但无法解释的结果:含有癌症细胞核的杂交细胞不致癌,而含有癌细胞线粒体的杂交细胞反而致癌。实验显示:致癌因素在细胞质(线粒体内)。但在癌基因突变论火热的年代,这些实验被忽略了[6][7][8][9]。
图一、细胞核/质杂交试验。致癌决定因素不在细胞核,而是在细胞浆(线粒体内)。来源:译自引用文献[3],获得授权。四四
四、癌症代谢论(The Metabolic Theory of Cancer)
过去半个多世纪我们只知癌是因为基因突变所致。医学院学的,媒体上宣传的,没有二致。大家都把癌症基因突变论当成真理,似乎无人怀疑。早就1924年沃伯格就已提出的癌症代谢论几乎无人提及,无人知晓。很幸运的是,当全世界都相信上述观点时,有那么几个人却执着地相信沃博格(Otto Warburg)的癌症代谢论。其中,霍普金斯大学的彼德生(Peter Pedersen)及波士顿学院的赛夫里德(Thomas Seyfried)是最有代表性的。他们坚持实验研究。赛夫里德并在2012年在沃博格基础上,结合近几十年内包括他自己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了《癌症是一代谢病——癌症起源,治疗及预防》[3]。此理论不仅更好地解释癌细胞及癌症的众多特症,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向。实验室研究及初步的显着的临床结果显示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沃博格注意到癌细胞有千变万化的表象,但有一点是所有癌细胞都有的特征:癌细胞主要靠葡萄糖酵解供能(glycolysis)。地球上生命刚开始时,没有氧气,无氧酵解因此而生。无氧酵解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最简单,也是效率最低的供能方法。从人类到猴子,到鸟类,酵母,波菜,细菌,都保留了这一产能方式。但相比有氧代谢(Respiration/OxPhos),无氧酵解要多用18倍的葡萄糖来获得相同的能量。而高效的OxPhos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沃博格观察到癌细胞的线粒体不正常(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实验中他发现缺氧后,正常细胞能转变成癌细胞。癌症代谢论提出:当细胞的线粒体产能系统严重所损后,线粒体发出救急(SOS)信号给细胞核DNA,大大激活无氧酵解产能。如果糖酵解能够替代线粒体OxPhos产生足够的能量,则该细胞可能生存下来。而早期的糖酵解产能通道的上调可能只是临时性的。但细胞为了生存而开始表现出一系列具有癌细胞特征的现象:无控制的细胞繁殖,基因组不稳定(导致突变增加),躲避细胞死亡等。这一过程最初可能是自然界最原始的用来对付氧气不够时的物种存活机制,最终演变成癌。癌症代谢论认为最初的致病原因是线粒体的受损,DNA突变是继发性的。大部分DNA突变是线粒体受损后细胞及核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而导致的,当然个别基因突变在细胞转变成癌细胞中可能起到重要的协同作用(secondary effect)。尤其是那些可能导致糖酵解增加的突变。但几乎没人相信沃博格的理论。在DNA及致癌基因发现后,更无人谈及代谢论,除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彼得生。他坚定地相信癌的基本病因是能量代谢障碍。他发现生长越快,越恶性的癌,线粒体数量越少,糖酵解也越多。不仅数量减少,癌细胞线粒体的结构也有许多异常。生物学上的结构决定功能之原则也支持线粒体结构及功能上的异常与癌症的起因密切相关。既便是在全世界都热衷于癌基因研究时,彼德生孤独地,但坚定地继续他的能量代谢论研究。在1977年,他发现一个酶(己酸激酶,Hexokinase)的变化,可以解释为什么癌细胞既是在有氧时也主要用糖酵解产能。癌细胞里的酶是己酸激酶异构体–己酸激酶II,而且量很多。这是一个直接支持沃博格理论的证据。癌细胞通过大量燃烧葡萄糖来获得支持不断繁殖所需之能量。癌细胞内产生许多变化来支持这一变化。上面的己酸激酶II就是一例。另外,癌细胞大量产生乳酸,乳酸过多会杀死癌细胞。所以癌细胞膜上单羧酸转运酶(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大量增加,有选择地让丙酮酸进入及把乳酸泵出胞外。彼德生的博士后Young Hee Ko使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来阻断丙酮酸致乳酸的反应,从而降低癌细胞能量生产,进而控制癌症。Ko在细胞培养及实验兔中证实3-BP不仅杀死癌细胞,而且较常用化疗药物效果好很多。不用3-BP的控制组(14只实验兔)在数周内全部死于癌症。而用3-BP治疗的19只兔(包括有最恶性的转移癌的兔)却不仅存活了而且活了与一般兔子相同的寿命。多次PET检查不见任何癌症踪影。后经解剖,也未发现任何残留癌细胞!同样很重要的是3-BP治疗没严重副反应。Ko的第一例临床病例是一位荷兰的学生,确诊为晚期肝癌。肝内95%为癌细胞占领(肝脏严重受损),而且广泛转移。化疗无效后,医生告诉他父亲准备后事。在强烈的父爱下,他父亲经多方辗转找到Ko博士。又在德国找到一位愿意协助Ko博士治疗病人的医生(法兰克福大学医学教授)。经过6个月的治疗,病人体内找不到任何活癌细胞存在的迹象,肝开始再生(病人有肝脏严重损坏)。本来被告知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但他却活了远远超过几个月,而且获得临床缓解(Clinical Remission),即找不到任何癌症细胞或癌瘤的证据。彼德生Ko博士很高兴,邀请病人到霍普金斯大学讲座。很遗憾的是,病人讲座完后没好好休息恢复(他剩下的很少的肝还没再生足够),而是继续他美国的长达数周的旅行,因过度劳累病人感染肺炎不治而亡(但至死也无癌复发迹象)[3]。
(—)、国际上(及我们)一些使用癌症代谢论治疗癌症的案例
1. Slocum等医生报道(美国癌症代谢治疗年会,2017年2月Tampa,FL):他们总结了44例第4期肺癌(Stage IV,NSCLC)用代谢疗法结合传统放/化疗效果。他们的1年生存率达86.1%(而文献报道同期NCSLC1年生存率低于20%)(cancerresearchuk.org)。
2. Slocum医生组曾报道33例3/4期胰腺癌用代谢+常规放/化疗1年生存期达到82.6%而统计显示胰癌1年生存平均20%(含1-4期)[10]。
3. Slocum组2016年个案报道:一81岁妇女3期直肠癌在用代谢疗法+放/化疗后,27个月后(文章发表时)仍然临床无肿瘤迹象。
4. Roger D(Seyfried教授私人通信(2016年6月)发现3期膀胱癌患者,7月底开始用代谢治疗R-KD(此患者经常将血糖/酮比例保持在1或以下)。不久便找不到癌症(Clinical Remission)。
5. 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的Linda Nebeling大概是最早将生酮饮食法用于癌症病人的。在1995年,她报告了用生酮饮食治疗的二位小病人,3岁及8岁,都患有晚期脑癌,都被预测活不过3年。经过生酮饮食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脑瘤引起的癫痫抽搐减少并停止。不久肿瘤逐渐缩小并消失。至文章发表时,二位病人已分别良好存活4年及5年且无肿瘤复发迹象。其中3岁的小女孩,后来获知,15年后仍然存活无肿瘤复发[4]。
6. 德国Würzburg的Melanie Schmidt等医生做了一个16个病人的小型的为期3个月的临床试验。16个病人中5人坚持了整个3个月的生酮饮食。其他病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坚持。但较严格地按要求坚持了3个月的病人的肿瘤全部显示生长减缓,或停止生长,甚至缩小[4]。
7. Albert Einstein医学院的Eugene Fine医生2012年报道了10位各种实体癌(直肠,乳,胃,子宫,食道,输卵管)病人在采用生酮饮食后,PET-CT显示肿瘤停止生长或有所缩小。
8. Beth Zupec-Kaniay营养师报道10位脑癌病人。用生酮饮食后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几位病人获得长期缓解。
9. 我的病人Aasmund,是一挪威运动员。5年前发现10cm大的纵膈淋巴瘤,经过2个毒副反应巨大且无明显效果的化疗后,病人放弃化疗而转用生酮饮食+DCA。Aasmund至今毫无症状地生活着,并且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纵膈肿瘤缩小至3cm左右。
10. 我一香港44岁女病人,Joey,患4期乳癌伴肝肺脊柱骨及左锁骨上淋巴转移。确诊时,左乳癌肿溃疡,糜烂,渗出血水。经我们的综合癌症治疗+化疗,现肿瘤明显缩小,左锁骨上淋巴结消失,左乳溃疡,糜烂愈合,病人感觉良好,无大副作用。
11. Csaba Toth报告一例口腔上腭肌上皮细胞癌(约3.5cm),拒绝任何手术,化/放疗,仅靠生酮饮食。无任何副作用。20个月后,病人感觉肿瘤缩小且更健康。MRI显示肿瘤缩小。
12. Zuccolio医生报道他的母亲被诊断为多形性胶质细胞瘤。使用生酮饮食后不久,肿瘤消失(MRI)。病人维持生酮饮食约半年,MRI检查仍无肿瘤复发。此时,病人放松警惕,开始一般饮食。数月后肿瘤复发,病人失去生活信心。放弃生酮饮食治疗。
13. 斯卡伯乐(zerocarbzen.com)是一位运动营养师。在2013年五月被诊断为恶性星状细胞瘤。化/放疗后产生很多如抽搐及头痛等副反应,且无明显疗效,他放弃化/放疗,改用代谢疗法。抽搐等迅速改善,癌肿缩小,已存活3年多。
14. 英国人凯利(Pablo Kelly)于2014年8月诊断为十分恶性的4期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被告知最多只有数月可活。他拒绝一切化/放疗而用生酮饮食治疗,至今(2仍幸福而无症状地与家人一起生活(torquayheraldexpress.co.uk)。
上述只是有报道的案例(医学期刋或网站)。这些案例为癌代谢病因论及开发无毒代谢抗癌提供有力的支持。2012年,波士顿学院的生物学教授赛夫里德博士(Thomas Seyfried,Ph.D.),在仔细研究了包括沃博格,彼德生,谢弗,谢杰里,及他本人的广泛的实验结果后,将沃博格的代谢致癌论更加完善,出版了《癌症是一代谢性疾病》一书。赛夫里德提出致癌最初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及产生ATP的电子传递链受损开始,线粒体送出信号至细胞核的DNA,导致染色体不稳定。这就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所有癌细胞都有线粒体受损,糖酵解亢进,十分多变的基因突变。
五、癌症干细胞的问题
癌症由癌干细胞分裂繁殖而来。癌干细胞不仅与癌症起因有关,而且与癌症的浸润/转移以及耐药性的产生相关(PMID27343550,PMID17955391,PMID25158828)。几乎所有的化/放疗主要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有效,而对处于静止态的癌干细胞几乎无效。最基本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控制癌干细胞的方法应该是依靠病人自身的免疫力。而癌症病人的康复,提高癌症病人的全身健康尤其是免疫力则是在癌症研究及治疗上一个长期被严重忽视的问题。癌症综合治疗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便是癌症病人的康复,即“扶正”。
六、癌症综合治疗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癌症是一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细胞产能不足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目前的常规化/放疗一般有较大的毒副反应。我们提出以癌症代谢论为理论基础的,结合抗衰老/功能医学及中医中药的全身康复调节的,综合性癌症治疗方法。(癌症代谢论指出:生活方式改善,尤其是生酮饮食应能减缓癌细胞的生长;阻断/减少糖及谷氨酸酵解产能而不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药物(如3-溴丙酮酸,3-BP,及2-脱氧葡萄糖,2-DG),应能减缓/杀灭癌细胞。在此基础上,可以加上其他无毒或低毒杀癌细胞药物(包括大剂量维生素C,高压氧,如过氧化氢或臭氧,甚至某些常规化/放疗等),应能高效杀灭癌细胞而对病人不产生严重副反应。另外,从功能医学角度,加入激素平衡,胃肠功能最优化,营养素(包括剂量最优化,各种抗氧化剂,尤其是线粒功能增强剂),排毒,等,我们完全有能力将癌症从一可怕的不治之症,改变成一可控制甚至是可治愈的慢性疾病。此理论需要更多研究及临床试验证实。)
1. 限制性生酮饮食(Restricted Ketogenic Diet,R-KD):每日热卡摄入量为600左右的以健康脂肪为主的饮食方法。R-KD不仅极大程度上限制癌细胞的能量来源,从而“饿死”癌细胞,而且血液内较高的酮体(Ketone Bodies)有抗血管再生(Anti-angiogenic),促细胞凋亡(pro-apoptotic),抗炎症/降低氧化压力(anti-inflammatoryandanti–oxidativestress),抗癌细胞浸润扩散(anti-invasive)等功能。R-KD还能促进线粒体功能上的改善及数量上的增加。用于治癌的R-KD以血糖=/<4mM,血酮=/>4mM;血糖/酮比例=/<1为目标[3]。
2. 糖酵解抑制剂(Glycolysis Inhibitors):在R-KD的基础上,加上糖酵解抑制剂如2-脱氧葡萄糖(2-Deoxyglucose,2-DG,PMID:16892078),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3-BP),二氯醋酸(Dichloroacetate,DCA)。[11][12]
3.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阻止剂:尽管R-KD及糖酵解抑制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血糖,但人体内可将谷氨酰胺(Glutamine)等个别氨基酸通过糖异生通道转化成葡萄糖,从而给癌细胞提供能量。正常情况下从谷氨酰胺转化成葡萄糖而进入糖酵解所提供的量能大约占总能量的5%左右。但在R-KD及使用糖酵解抑制剂而严重限制癌细胞能量供应后,某些癌细胞有可能发生变异而增加谷氨酸胺糖异生道活性。DON(6-Diazo-5-oxo-L-norleucine)与R-KD合用可以更进一步阻止癌细胞的糖酵解[13]。
• 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大剂量IVC)用于治癌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剂量IVC既安全又有效,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常规化/放疗之毒副反应,止痛,增加力量);减少癌症的许多并发症(缓解癌晚期维生素C缺乏状态;抗细菌,病毒,霉菌感染;减少癌症伴随的炎症反应;预防癌患者的毒血症);大剂量IVC有杀癌细胞作用(VC与葡萄糖分子结构相似因而能竞争性地抑制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增加癌细胞内过氧化氢而杀癌细胞);增加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免疫力[14][15]。
• 高压氧舱(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缺氧既是致癌,也是癌症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缺氧也使癌症治疗疗效下降。HBOT是另一重要的癌症治疗辅助手段,且无毒副作用[16]。
参考文献:
1. Morgan G1, Ward R, Barton M. The contribution of cytotoxic chemotherapy to 5-year survival in adult malignancies. Clin Oncol (R Coll Radiol). 2004 Dec;16(8):549-60.
2. Aggarwal A1,2, Fojo T3, Chamberlain C4, Davis C5, Sullivan R2. Do patient access schemes for high-cost cancer drugs deliver value to society?-lessons from the NHS Cancer Drugs Fund.Ann Oncol. 2017 Apr 27
3. Thomas Seyfried. Cancer as a Metabolic Disease: On the Origi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ncer. John Wiley & Sons, 2012
4. Travis Christofferson. Tripping Over the Truth: The Metabolic Theory of Cancer.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 2014
5. Tomasetti C, Li L, Vogelstein B. Stem cell divisions, somatic mutations, cancer etiology, and cancer prevention. Science.2017 Mar 24;355(6331):1330-1334.
6. Shay JW, Werbin H. Cytoplasmic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in reconstructed mouse cells. Cancer Res. 1988;48: 830– 3.
7. Shay JW, Liu YN, Werbin H. Cytoplasmic suppression of tumor progression in reconstituted cells. Somat Cell MolGenet. 1988;14: 345– 50.
8. Israel BA, Schaeffer WI. Cytoplasmic suppression of malignancy. In Vitro Cell Dev Biol. 1987;23: 627– 32.
9. Israel BA, Schaeffer WI. Cytoplasmic mediation of malignancy. In Vitro Cell Dev Biol. 1988;24: 487– 90.
10. Mehmet Salih Iyikesici, Ayshe Slocum,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StageIII– IV) Ductal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Using Metabolically Supported Chemotherapy (MSCT): A Retrospective Study. J of Pancreas (Online) 2016 Jan 08; 17(1):36-41.
11. Gang BP, Dilda PJ, Hogg PJ, Blackburn AC. Targeting of two aspects of metabolism in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Cancer Biol Ther. 2014;15(11):1533-41.
12. Michelakis ED, Webster L, Mackey JR. Dichloroacetate (DCA) as a potential metabolic-targeting therapy for cancer. Br J Cancer. 2008 Oct 7;99(7):989-94.
13. Seyfried,2016, https://htmldbprod.bc.edu/prd/f?p=483:1:::NO:RP::
14. Riordan HD, Hunninghake RB, et al. Intravenous ascorbic acid: protocol for its application and use. P R Health Sci J.2003 Sep;22(3):287-90.
15. Gonzalez MJ et al. Schedule Dependence in Cancer Therapy: Intravenous Vitamin C and the Systemic Saturation Hypothesis. J Orthomol Med. 2012 Jan 1;27(1):9-12.
16. Stępień K, Ostrowski RP, Matyja E. Hyperbaric oxygen as an adjunctive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malignancies, including brain tumours. Med Oncol. 2016 Sep;33(9):101.
Paradigm Shift in the Origin of Cancer and Its Management
–Cancer Is A Metabolic Disease of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y
Richard Zhang Cheng
Abstract: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most advanced cancers has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despite the huge research effort in the cancer field. I believe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 summarize this problem: 1. The theory that cancer is a disease of genetic mutations may be fundamentally wrong. Cancer metabolic theory believes that the genetic mutations observed in cancers are the consequences rather than the initiating causesof cancer. The initiating cause of cancer is the damage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n the mitochondria; 2. The standard care focuses almost exclusively on “killing” cancer cells, nearly totally ignoring the support of a patient’s own total health and immune defense; 3. The cancer stem cell issue. There is no effective way of killing cancer stem cells in the current standard care. To effectively keep cancer stem cells in check, one’s own total health and immune system plays the key role.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cancer is a chronic disease of mitochondrial abnormality, and the three issues mentioned above,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of holistic approach to disease management of anti-aging and functional medicine, I propose that the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y be adapted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ncer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cancer, metabolic therapy, integrative therapy, genetic mutations, mitochondria, glycolysis, aerobic glycolysis, Warburg Effect, anti-aging medicine, function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