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抗氧化剂, 线粒体营养素用于美容美白, 治疗皮肤病

氧化压力增大,线粒体功能受损是疾病及衰老包括皮肤老化的共同机制。

 

何为生命? 生命之存在, 依赖于生物大分子间的电子转移, 这种转移从生物化学角度而言,便是氧化还原反应(reduction-oxidation, Redox)。当电子能顺畅地在生物大分子间流动时, 各种生物功能便得以实现。否则,某些生物功能可能受阻,生物体(包括人类)便可能生病甚至死亡。氧化剂是指一类化学物质, 它们的化学结构不稳定,需要夺取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分子中的电子以达到稳定状态。但其结果是被夺走电子的生物大分子失去了电子(被氧化了),因而无法参与生命活动中它们应该起到一的作用。抗氧化剂是指一类既能给出电子,又能接受电子的生物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保证生命活动中的比生物化学反应能继续下去。氧化剂与抗氧化剂的区别在于氧化剂只能单向地夺取电子,而抗氧化剂则能双向地给出或接受电子。各种疾病, 包括癌症, 衰老, 最终都与体内(细胞内)氧化剂增加而导致的细胞及细胞内成分(DNA, 线粒体, 细胞膜等)换伤有关。最典型的例子是砒霜。砒霜阻断线粒体产能途径上的电子转移, 导致能量产生中断, 细胞死亡。

维生素C(VC)及其他多种维生素, 抗氧化剂, 线粒体功能增强剂有增强皮肤弹性, 光泽, 减少皱纹, 美白功效。

 

同样, 皮肤老化也与增高的氧化压力(PMID: 25653189*)有关。皮肤细胞不仅受到体内氧化剂的攻击, 更受到日晒(PMID: 29740318, 29124687), 空气中的污染物(PMID: 27018067, 28911664)等的攻击, 导致皮肤细胞内氧化压力增高, 加速老化。线粒体功能损伤包括线粒体DNA损伤与皮肤细胞老化直接相关。研究显示,VC缺乏导致皮肤细胞萎缩(atrophy), 色素沉着增加(22495180)。事实上,皮肤细胞是研究衰老的主要模型(PMID: 27215947, 26574299, 23195682)。VC及其他抗氧化剂及线粒体营养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氧化压力, 有减少皱纹, 美容,美白效果(PMID: 29740318, 29186250, 28303328, 18681152)。

大市场上大部分护肤产品含有的有毒物质

 

HuffingtonPost报道(3/7/17), 当今女性每天往身上涂抹515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大部分没有经过人体安全检测(FDA不要求此类外用品的检测)。其中主要有对羟苯甲酸酯(parabens),邻苯二甲酸(phthalates),香精,硫酸月桂酸钠(SLS),铅,甲醛等。这些护肤品,化妆品,香水等内所含毒物对皮肤细胞(以及吸收后身体其他器官)带来很多毒害,引起氧化压力增加,损伤线粒体,DNA等。

我们的全细胞营养素(TotoCell Nutrition)”及“全细胞营养素皮肤霜(TotoCell Nutrition Cream)。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特别配制了“全细胞营养素(TotoCell Nutrition)”及“全细胞营养素皮肤霜(TotoCell Nutrition Cream)(下图)。

1. 含有包括白黎芦醇, 虾青素, 辅酶Q10, 硫辛酸, NAC, 镁, 硒, 及各种维生素, 尤其是足量Vit A, Vit C, K2, B族维生素包括大量烟酸等).

2. 足量(用量是根据Optimal Daily Allowance, 营养学界常用的“最佳量”而非Reommended Daily Allowance, 后者被普遍认为太低).

3. 不含钙, 铜, 铁(大部分成人体内此三金属元素超标).

4. 不仅内服, 而且外敷。皮肤病与其他内脏疾病不同, 可以从口服, 也可直接从皮肤给药。我们发现经皮肤补充大量营养素/维生素/抗氧化剂/线粒体营养剂对皮肤病效果明显, 这也许是一新的理念。

5. 有足量, 广谱的抗氧化剂, 及线粒体营养剂。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不仅对各种皮肤病患者大有裨益,而且对一般人的护肤, 美容, 美白也效果明显。我是最早用, 而且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位(我研究抗衰老之初衷就是自我养生, 防病。我周围很多人都注意到我面部皮肤的改善)。

部分病例:

上述吉林的男性患者今天给我发了如下信息:

“全细胞营养素”及皮肤霜在上海及美国均有出售。上海请联系西西(微信: CC116962607),美国请联系Sherry(微信: hammock135)。或直接联系我(RichardCheng322789)。

成长医学博士,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是美国成氏综合健康中心主任,美国抗衰老暨再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卡塔尔王国女皇医院抗衰老/功能医学顾问。旅美30余年的成博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曾任上海中山医院, 美国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及美国MACH陆军医院医师/部门主任。成博士近年经常回国讲座,并提供抗衰老/功能医学用于养生保健,慢性疾病,包括癌症代谢治疗的咨询。欲咨询成博士,请访问成博士功能医学群,或微信联系(RichardCheng322789)。

铁的脑毒性___国内大规模的体检有用吗?

国内大规模体检十分火爆。我常常碰到朋友或病人拿着一本本的花了至少几千, 经常是几万元得到的体检报告。当我打开要寻找我认为(抗衰老/功能医学上)重要的信息时,却很少有。国内大规模体检有不少项目是没必要,甚至可能有伤害的。至少有一位群友似乎很骄傲地告诉我他们单位福利好,因为他们每年一次CT体检。我一听吓一跳,CT是糖果吗? 抗衰老/功能医学注重亚健康及疾病早期的测试,常测项目包括除血常规, 生化外, 有Vit B12, Vit D, 叶酸, 甲状腺(含T3, T4, TSH, rT3, 甲状腺抗体),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运铁蛋白 (Ferritin), C反应蛋白(hsCRP) ,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脂蛋白a[Lp(a)]。另外中老年男女(一般45岁以上者),我们还建议测体内荷尔蒙系统(HPA轴), 一般有包括肾上腺,性激素等十几个荷尔蒙。完整的检测还应该包括体内重金属毒素的测试(国内这方面的问题特别严重)。今天我们重点谈铁。

铁是一重要的体内金属元素,主要功能包括帮助血红蛋白携带氧。铁是一强大的氧化剂。但体内排泄铁的机制有限,因此铁也容易积聚,过量,并氧化毒害身体。 最新来自荷兰的研究显示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 AD)可能与铁过多相关(PMID:29720594)。他们发现:“在存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病理特征的情况下,铁在淀粉样蛋白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内和周围累积,主要是铁蛋白,铁血黄素和磁铁矿内的铁酸盐。“ “已经提出铁与淀粉状蛋白-β的共定位是构成毒性的主要来源。事实上,在体外,淀粉样β蛋白已被证明可以将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后者可以作为芬顿反应的催化剂,产生有毒的自由基,从而导致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铁在脑部的沉积,导致脑部被氧化,与铁在自然界遇氧气氧化是同一机制。其实这不是第一次发现铁与AD的关系。2012年便有动物研究发现铁代谢与淀粉样β蛋白的关联。当用鳌合剂降低铁含量后,β淀粉样蛋白及磷酸化Tau蛋白(此二者都是AD的标志物)均降低至正常水平。但氧化应激并未降低,提示铁鳌合剂机制与降低血浆内铁而不是脑内铁。因此作者建议加用抗氧化剂(Anti oxidants)(PMID: 22406440)。UCLA2013年的研究发现AD患病者在海马(hippocampus, 一脑部与记忆相关的结构)在铁沉积,而且最后导致临床AD症状的病变起始于铁对髓磷脂(myelin, 神经鞘的主要成分)的破坏(PMID: 23792695)。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AD病人中铁含量(运铁蛋白,ferritin)高的病人比较低者恶化更快。脑脊液中铁含量与APO-e4(AD病风险因子)正相关。作者写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升高的脑铁对AD进展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引入脑铁升高作为APOE-e4是AD的主要遗传风险因子的可能机制 (PMID: 25988319)“。2017年一JAMA报告同样支持这一论点(PMID: 27893873)。

体内铁过多的原因:

人们(包括绝大部分医生)只知道缺铁性贫血的危害,而对铁过多不甚了解。铁过多比缺铁性贫血可能更常见(但未被觉察)。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均有铁过多之风险。下列情况可能增加铁过多:

1. 铁锅炒菜

2. 摄入过多的加工食品,如早餐Cereal及加铁的白面包(这些食品中加入的是无机铁,跟铁锈无大差别,而非如肉中所含之生物可用性铁,bioavailable iron)。

3. 饮用含铁丰富的井水

4. 服用综合维生素。目前市场上的综合维生素除了均含有铁,还有钙,铜等我们体内可能已经过量的元素。

5. 其他,如遗传性血色病(hemochromatosis)。

实验室检查

血运铁蛋白(Ferritin)检测体内铁贮存。成人应该年每年检查一次。但要注意的是结果的解释。正常水平应该在20-80 ng/ml之间。有些实验室将正常标准定为200-300 ng/ml,太高了。

血GGT(一肝功能指标)是另一有用指标。正常在9U/L)左右。正常上限可达40-45。但高于30的GGT有癌症及自身免疫病增加风险。

如何降低体内铁含量

1. 定期献血。成年男性每年可献血2-3次。如不能献血,则可以治疗性放血(therapeutic phlebotomy。

2. 避免同时服用Vit C(增加铁吸收)及含铁高的食物。酒精也增加铁吸收。

老年痴呆症预防措施

1. 避免加工食品,最好吃有机食品。

2. 避免精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多吃健康脂肪,推荐定期的生酮饮食,能促进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肪代谢。胰岛素抵抗是AD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AD也被称为三型糖尿病。

3. 将空腹胰岛素控制在3以下。高胰岛素提示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也说明可能进食过多糖糖类。低胰岛素帮助降低瘦素(leptin),后者是一AD的风险因子。

4. 增加Omega-3脂肪摄入。可以测试omega-3指数。Omega-3指数应该在8以上,Omega-6/omega-3比率应在0.5-6之间。氧化压力是AD的一个重要机制,Omega-3等抗氧化剂有助于降低AD风险。

5. 进食大量富有硝酸盐(nitrate)食品(如beets)。硝酸盐促进体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产生。后者促进体内供氧,可以帮助预防AD。

6.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多吃发酵食物,避免抗菌素,含氟及氯的水。补充益生菌。

7. 间歇性禁食,能促进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肪代谢。胰岛素抵抗是AD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AD也被称为三型糖尿病。

8. 运动,运动有很多好处,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胎脂肪代谢,改善AD。

9. 增加镁离子。初步研究显示镁离子能改善AD症状。但能穿透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的镁离子是苏氨酸镁(Magnesium threonate)。

10. 优化Vit D3. 保持Vit D3在50-100 ng/ml之间十分重要。D3有多重功能。很多人(大部分人)尤其是日照不足的北方及冬天都缺乏D3。

11. B12,B族维生素。B12摄入可能降低 AD风险(PMID: 20956785, 20956786)。B族维生素有降低脑萎缩功能(PMID: 29246725)。

12. 姜黄素(Curcumin )有改善记忆功能。一项研究显示在1年半内姜黄素对AD患者记忆力提高28%(PMID: 29246735)。

13. 排除金属毒素(汞,铝等)。不要用汞合金填牙。如已有汞合金填牙,则需小心除掉。铝对脑有毒性。常见来源包括不粘锅及疫苗中(PMID: 24513181)。避免流感疫苗。大部分流感疫苗含有汞及铝。

14. 避免他汀(statins)类及抗胆碱药(anticholinergic)。抗胆碱药如抗组织胺药物(antihistamine), 助眠剂,某些抗抑郁药物及麻醉止痛剂等有促进痴呆可能。他汀类药物阻止胆固醇固醇合成,耗尽脑内CoQ10, Vit K2等,重要物质,可能促进痴呆症。

15. 限制来自手机,及WIFI等电磁辐射(EMF)。EMF产生大量的过亚硝酸盐(peroxynitrites)((PMID: 23802593)后者有强大的氮化压力(nitrosative stress)。氧化/氮化压力(Oxidative/Nitrosatve Stress)是许多疾病的致病生化机制(PMID: 29204097)。

成长 医学博士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

Richard Cheng, MD PhD

简介:

成长医学博士,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是美国成氏综合健康中心主任,美国抗衰老暨再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卡塔尔王国女皇医院抗衰老/功能医学顾问。旅美30余年的成博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曾任上海中山医院, 美国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及美国MACH陆军医院医师/部门主任。成博士近年经常回国讲座,并提供抗衰老/功能医学用于养生保健,慢性疾病,包括癌症代谢治疗的咨询。欲咨询成博士,请访问成博士功能医学群,或微信联系(RichardCheng322789)。

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吗? 营养疗法可以逆转冠心病

成长医学博士,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是美国成氏综合健康中心主任,美国抗衰老暨再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卡塔尔王国女皇医院抗衰老/功能医学顾问。旅美30余年的成博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曾任上海中山医院及美国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医师。成博士近年经常回国讲座,并提供抗衰老/功能医学用于养生保健,慢性疾病,包括癌症代谢治疗的咨询。欲咨询成博士,请访问成博士功能医学群,或微信联系(RichardCheng322789)。

简介:

在骨骼以外其他组织内沉积的钙(称为异位钙沉积)通常与慢性疾病和老化相关,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众多基础研究及初步的临床试验显示, 适当的维生素/营养素配方(以及激素平衡)可以减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他与钙化相关的衰老过程与疾病)。但与医学界人其他许多发现一样, 这种不以昂贵的专利药物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得不到主流医学, 主流媒体的关注的。不仅得不到关注, 反而常常会被围堵, 扼杀。也许和我一样,你不想等待主流医学接受后才开始以这种简单而廉价的方式来减缓和扭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衰老过程。

你人到中年了吗? 你想知道你是否已经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了吗? 你不想等到发生心肌梗塞才釆取行动吗? 你也许每年花大钱去做体检, 但那些至少几千, 常常是几万元的体检给你的健康真正带来了什么意义呢? 不是每个人都会得癌症的, 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过度钙沉积而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从我本人及周围一些朋友, 病人, 家人开始, 我们现在开始一项工作, 旨在用健康的生活方式, 及特定的维生素/营养素配方(部分人加上激素平衡)来延缓冠脉硬化。你也可以参加我们的计划。

如何开始?

首先, 在美国, 您只要去当地医院或影像中心做一冠状动脉钙沉积(CAC)评分,约10分钟,大约100美元,并且非常安全。如果CAC分数高于0,说明您已有明显的冠脉钙沉积。然后服用我们特殊配方的“全细胞营养素TotoCell Nutrients”(一个简单的粉包,每天一次溶于水或饮料中喝下)。然后每6-12个月重复CAC测试,共2年。

医学原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美中两国的第一, 第二死亡原因。冠状动脉钙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丰富的实验室研究和初步临床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营养缺乏症,营养干预可以减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关临床研究:

早在1996年,Standford大学的Rath和Niedzwiecki医生仅用维生素/营养素治疗了55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使用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作为进展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他们发现:没用维生素/营养素补充剂的组, CAC年进展率为44%;用补充剂的组, CAC在一年内进展减少15%。这项国际上首次显示冠心病可能逆转,而且不是用药物而是用维生素/营养素!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但当如此重要的一篇文章送到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时,却被“代表制药业”利益的编辑拒稿了。最后他们转投了“应用营养性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Nutrition)”。20多年前的他们的营养配方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配方中含有150毫克钙和1.5毫克铜。其次,剂量不足。他们的维生素C剂量仅为2700毫克,维生素D只有600国际单位,L-赖氨酸只有450毫克,而L-脯氨酸只有450毫克。二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物化学家Pauling博士(1991,1993)报道了几例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赖氨酸等营养素治疗冠心病, 使冠脉阻塞明显改善的案例。其中一位62岁的女性,在用维生素C和赖氨酸补充19个月后,右冠状动脉阻塞从75%降至40%,左冠状动脉阻塞从50%降至查不到。另一名患者没有可见的阻塞,但临床上对维生素C和赖氨酸的反应良好,心绞痛减轻。20多年来的积累的众多研究更新了相关知识。我们的”全细胞营养素“便是根据最新的研究配制的更科学的营养配方,其中不仅含有足量的, 所有的有益于逆转冠心病的维生素/营养素,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线中粒体营养素。慢性病及衰老与氧化压力的增加及线粒体功能/数量下降密切相关。我们的”全细胞营养素“另一特色是不含任何大部分成人体内都含量过多的钙,铁,铜 (另文祥述)。

CAC用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是敏感,可靠,便宜和安全的(PMID:26965738; 16365194; 22357989; 11451257)。现代CAC的辐射剂量只是美国自然背景辐射的一小部分。 CAC检测过程不到10分钟,(在美国)大部分医院都可做,费用大约100美元。

研究显示,在年轻,无症状的男性中任何可检测到的冠状动脉钙化,其冠心病风险增加12倍(20730016)。CAC不仅能可靠地预测心脏病死亡,还可预测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22357989,23206921)。CAC,作为细胞外钙过量和异位钙沉积的主要指标,可以可靠地预测任何慢性退行性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增加。这进一步表明,慢性细胞外钙过量的存在将可靠地显示继发性慢性细胞内钙过量。

钙是正常生理中必需的营养素。但过多的钙则会引起或加重许多慢性疾病以及衰老过程。中老年人大部分人不仅不缺钙,反而是钙过多(Levy, 成长 2017)。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和衰老过程中,细胞内和细胞外钙水平是增高的。

– 细胞死亡的最终机制是高水平的细胞内钙(23250754,2220009)。

– 毒素增加细胞内钙(23160928,22927718,23049237)。

–  ALS,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病和许多其他慢性疾病显示细胞内钙升高(20493207,21884755,21697951)。

– 钙通道阻滞剂(CCB)阻断钙的细胞内运动,从而有效地降低细胞内钙水平。 CCBs最初是作为抗高血压药物开发的,它具有许多其他作用,而不仅仅是降低血压。 CCBs预防大鼠甲基汞对神经系统的损害(8882354);长效CCB降低全因死亡率(10323641,10923432,15716708,19451836),CCBs使用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呈负相关(19451836),CCBs减少细胞质铁积累,后者与恶性转化有关(21860702)。

– 经常在癌症患者中发现异位钙化灶。在一项涉及23名前列腺癌患者的研究中,22名患者显示前列腺钙化(23308170)。骨密度测试得分最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9032046)。用于妇女乳腺癌普查的乳房X光摄影(mammogram)通常有宏观和微观钙化(23370209)。

冠状动脉钙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组成部分。

– 三分之一45岁以上的美国人都有冠状动脉钙化(CAC>0)(15337212)。 CAC阳性不仅表明心血管事件增加,全因死亡率增加,还表示体内过量钙负荷状态。任何时候发现明显的骨骼外钙化,根据定义即存在过度钙化状态。从逻辑上讲,在钙沉积之前,必须出现明显的钙过量 。

– 在一项对4000名患者访问了最长达16的大型研究中,CAC的进展与死亡率显着相关(21163451)。

– 另一项研究涉及938名50岁以上受试者的研究中,随访达21.5个月。以心血管事件或全因死亡率(HR)为随访指标。相对于CAC为阴性(CAC积分=0)的人群; CAC 1-100分的人群,HR增加3.00倍; CAC 101-1000的人群, HR增加 6.13倍; CAC> 1000的人群, HR增加10.93倍(22357989)。

如何减少冠状动脉钙的过量?

维生素C对钙的影响。V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原因(Levy, 成长, 2017)。

– 具有最高血浆VC水平的男性的CAC最低(15003962);

– 增加的炎症标志物,总是与较低水平的VC相关,与CAC的进展增加有关(23340891);

–  VC促进钙溶解度(Ruskin,S,1938);

–  VC水平最高的人寿命最长,全因死亡率降低(11247548,17442130)。

镁离子对钙的影响。

– 镁是钙(Ca)通道的天然拮抗剂(10618948);

–  Mg溶解Ca沉积物(2133625);

– 缺镁增加细胞内Ca(11811859);

– 镁增加骨密度并降低骨折率(16274367);

– 镁减少全因死亡率(7908076,12845247)。

维生素K2对钙的影响。

– 激活蛋白质如抑制异位钙化的骨钙蛋白和MGP(22416724);

– 帮助溶解现有的钙化(17138823);

– 与全因死亡率和主动脉钙化呈负相关(15514282);

– 中和华法令(后者促进异位钙化)(9743228);

– 减少骨折并改善骨质量(19949271);

– 降低心脏和全因死亡率(15514282)。

维生素D对钙的影响。

– 在治疗范围内,降低全因死亡率(19953106,23446902)。

必需脂肪酸对钙的影响。

– 一些具有钙通道阻断作用(20206488,21664114);

– 高水平保护骨质流失(22392875,22507833);

– 血液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20551373)。

雌激素对钙的影响。

– 减少冠状动脉钙化(22747181);

– 血液水平越高,CAC评分越低(20512078);

– 抑制促进钙化的蛋白质(20595654);

– 缺乏增加炎性细胞因子(11815671);

– 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22612613);

– 缺乏会增加全因死亡率(23460719)。

睾酮对钙的影响。

– 睾酮缺乏是明确的风险因素(2246104);

– 睾酮缺乏会增加全因死亡率(21143567,22280063);

– 睾酮具有钙通道阻断作用(21439799);

– 与CAC反向相关:睾酮越高, CAC越低(22522505)。

赖氨酸和脯氨酸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能够预防或减少斑块。赖氨酸结合Lp(α)以及驱逐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合的Lp(α)。这使得赖氨酸成为逆转/解决动脉粥样硬化的另一重要补充(Rath et al. 1996);Pauling博士也反复观察到赖氨酸+维生素C能显着降低心绞痛(Pauling, 1991, 1992)。

总结:过量的钙积聚,反映在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软组织中的异位钙沉积,是冠心病,许多其他慢性疾病和衰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是一种敏感,可靠,安全且价格低廉的检测心脏疾病和衰老的存在并监测其进展的测试。包括维生素C,K2,D3,镁,脯氨酸,赖氨酸和其他维生素和营养素在内的改良和高级营养方案可以减缓或逆转冠心病。

参考文献:

本文大部分引用的文献可在PubMed.com中用PMID索引找到。对于没有PMID编号的参考文献,它们列在下面。

Levy, Thomas. 成长译《隐形杀手—-补钙剂》 2017;  Amazon.com出版社; 浙版数媒 2017。

Levy, Thomas. 成长译《万应灵丹》2017, Amazon.com出版社。

Levy, T. STOP AMERICA’S #1 KILLER! Medfox Publishing, 2nd Ed. 2015。

Pauling, L. (1991) Case report: lysine/ascorbate-related amelioration of angina pectoris. Journal of Orthomolecular Medicine 6(3&4):144-146.

Pauling, L. (1993) Third case report on lysine-ascorbate amelioration of angina pectoris. Journal of Orthomolecular Medicine 8(3):137-138.

Rath and Niedzwiecki. Nutritional supplement program halts progression of early atherosclerosis documented by ultrafast computed tomography. J. of Applied Nutrition 48:68-78. http://www4fr.dr-rath-foundation.org/bibliotheque/publications_scientifiques/dr_rath/pub18.html)

Ruskin, S. 1938. Am J of Dig Dis 5: 408-411。

维生素C,钙和营养素与骨质疏松及冠心病的关系

维生素C,钙和营养素与骨质疏松及冠心病的关系 

维生素C缺乏是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的起因;补钙无益于骨质疏松并加重冠心病 

成长

成长医师,医学博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是”成博士综合健康中心”主任(Columbia SC USA),也是卡他尔王国女皇医院抗衰老医学顾问,美国抗衰老暨再生医学科学院(A4M)研究员,认证专科医生, A4M癌症综合治疗研究员,认证专科医生。成博士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曾任上海中山医院,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及美国陆军医院医师。

简介 

癌症,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症是中国前三大死亡原因。无论是医学界还是民间,很少人会把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症联系起来。但众多研究显示血管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基本原因)与骨质疏松症都与维生素C(VC),钙等营养素失调有关。中国是全球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2016年估计总患病率约12.4%,达到1.6亿病人[1]。至2020年,骨质疏松及骨量低总患病人数估计将达到2.8亿人。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负担。目前大部分医生认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是缺钙。这造成了媒体,乳业,钙补充剂制造业大肆宣扬补钙的重要。保守估计目前国内的补钙剂及抗骨质疏松剂市场达220亿元之巨。骨质疏松症影响如此之大,但我们可能把它的病因彻底搞错了;骨质疏松症不是由缺钙引起的,而是由维生素C等维生素、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补钙不仅不能帮助改善骨质疏松,反而会加重其他慢性疾病!无论是血管硬化还是骨质疏松,维生素C的缺乏都是一十分重要的起始因素!但医学界及媒体对VC却十分的保守,认为过多VC有害。事实是我们基本上都缺VC,而大部分成年人体内都钙过高!过高的氧化压力在几乎所有疾病的起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介绍抗衰老/功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许多疾病包括衰老尽管临床表现千变万化,但其细胞或者分子水平的病理过程似乎是相仿甚至是相同的,是与体内正常存在的维生素,营养素以及外来入侵的物理(如放射线)或化学(如杀虫剂或是致癌剂)毒素,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之间的平衡(或更确切地说是平衡的打破)密切相关的。目前西医包括内科及外科以治已病为主,对疾病的认识更着重于表象、继发性的症状及相应的对症治疗,较少考虑恢复病人解剖及生理上的正常态。如外科,常人认为手术切除病灶就可根除疾病。但如果切除了正常器官,原发病可能切除了,但(被割除的)器官功能缺陷就会逐渐显现。因此,外科手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治病方法,绝非最佳方法。内科用药亦是如此,着重症状治疗。高血压的降压,糖尿病的降糖,胃痛病人的止酸,莫不如此。这些内外科手段都很重要,但更好的防治方法应该治未病,在疾病的早期或是前期便干预。而且治疗应考虑解剖结构(Macro)的保留及正常生理,生化(Micro, 即维生素,营养素,各种重要的激素等)的平衡。也即应从尽量恢复正常(而不仅仅是除掉异常)着手。这后者便是当今所谓的“抗衰老/功能医学”治病哲学。 
 

关键词:骨质疏松、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C、钙、营养素、氧化压力、抗衰老、功能医学。 

 

—、氧化压力:万病之源。 

过高的氧化压力是几乎所有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一切生命现象的本质都是能量传递,表现在电子在生物物质间的传递。心脏的跳动,大脑的思维,肌肉的收缩,肝脏的代谢等等都不例外。在一个正常的机体里,这种电子的传递是根据身体的需要而畅通无阻的。而在疾病或者衰老过程中,生物大分子间的这种电子流动便受到阻碍而临床上有此电子流阻碍的部位就表现出疾病。当这种电子流趋于停止或停止时,这个机体也就趋向死亡或死亡了。当一个生物分子丢失电子后,这个生物分子被氧化了。当一个生物微环境内这种氧化了的分子增加(也即氧化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这个微环境内电子/量的传递便受到影响,即会出现亚临床或临床疾病或衰老症状之表现。所有疾病都有在病变区内分子水平上的氧化压力的增加及其导致的电子流动性的下降。相反,当一个微环境内还原状态物质(抗氧化剂及未被氧化的生物分子)充分时,电子流动不受阻碍,各种生化反应得以正常进行,那么这个微环境便是正常的,健康的。分子生物,毒素,病原体等致病都与此相关。 

VC是体内十分重要且普遍的抗氧化剂,同时又是胶原蛋白合成必不可少的。人体所有蛋白中约30%是胶原蛋白,可以想像人体对VC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二、VC缺乏是许多慢性疾病的起因。 

全身性的坏血病(严重的VC缺乏症)已经十分罕见了。但局部的(即中,轻度的VC缺乏症)坏血病却是一常见但未被认识到的问题。 

  • VC缺乏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步[2,3,5,6]。动脉硬化是一个局部坏血病(Focal Scurvy),也即动脉壁细胞内VC缺乏症。胶原蛋白是体内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占身体所有蛋白质总量的约30%VC缺乏导致胶原蛋白合成缺陷而产生动脉壁内膜完整性破坏。一旦内膜完整性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便是钙及其他包括胆固醇等的沉积,最终形成动脉硬化,冠心病及高血压[7-10] 

  • 骨质疏松症也是一种局部坏血病,但主要表现在骨头的VC缺乏:VC缺乏是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因,其因素包括维生素D3, K2, 激素失平衡等。研究显示: 

  • VC刺激成骨细胞的发生发育[11,12]
  • VC是合成胶原蛋白(第三类)所必需的,而后者又是成骨细胞生长所必需[13]
  • VC抑制破骨细胞[13] VC缺乏导致破骨细胞增生,以及随之而来的骨质再吸收
  • (骨破坏)[14]
  • 严重VC缺乏时,骨质破坏,矿物质(包括钙)的丢失加速[15]
  • VC促进胶原蛋白的交叉链接(骨骼中蛋白质基质90%为胶原蛋白),而骨胶原蛋白的交叉链接是骨骼强壮的主要因素[16]
  • 仅仅补充VC即可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风险[17]
  • 仅靠饮食中的VC(与任何形式的VC补充剂相比,其实微不足道)不能降低骨折风险[18]
  •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有骨折病史者体内VC量明显低于无骨折病史者[19]
  • 补充VC,但不补充钙,显著增加所有骨头的骨密度[20]
  • 在卵巢切除的小鼠中,VC能预防骨质流失[4]
  • VC明显加速骨折愈合[22]
  • VC明显改善愈合了的骨折处的强度[23]
  • 骨内增高的氧化压力伴随着C反应蛋白(CRP)的增加。CRP可以准确地预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24]其他炎症指标的增高也与骨折风险的增加紧密相关[25]
  • 大剂量VC可以明显降低CRP及许多其他炎症指标[26] 

三、骨质疏松症病因不是缺钙,补钙有害无益。 

(一)、有关补钙剂的事实与谣言 

  • 医学文献中有不少研究认为补钙能够预防骨折但很多此类研究的补钙剂都加入了维生素DVitD,通常在800IU)。但补钙剂加400IUVit D便无降低骨折的功效了[2728]。足够的VitD便能降低骨折[29,30],而单纯补钙则不能降低骨折[31]。补钙只能极小地改善骨密度测试。而这种骨密度的改善也是由于钙的堆积而表面上慢加骨密度检测,并无骨基质的改善。因此这些研究发现补钙能预防骨折,实际上是补Vit D能预防骨折,而不是补钙。 

  • 䃼钙剂及增加食物钙对你有益。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市场营销语言。真相:一项对61,433名妇女长达19年跟踪调查发现,补钙最多的妇女比不补钙的妇女全因死亡率(All Cause Mortality)高2.5[32] 

  • 饮食中得不到足够的钙,你必须吃乳制品。这是纯粹的市场营销手段。你爱喝些牛奶或吃些乳制品,这没问题。但不要认为你需要补钙,所以才喝牛奶或吃乳制品。媒体及主流医学告诉你的你身体缺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误导。事实正相反。 

  • 每一位骨质疏松患者都缺钙。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头中确实缺钙,但她/他体内其他组织不仅不缺钙,而且是钙太多。正常情况下,99%的钙应该在骨头里,而软组织(如动脉血管壁内)只有0.1%。但在骨量减少(Osteopenia)及骨质疏个松症患者中,从骨中丢失的钙大部分都转移到这些软组织中去了。 

  • 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大的风险是骨折后的残废或死亡。这又是一个十分普遍但错误的观点。在对约10,000名有低骨密度的绝经后妇女的调查发现骨质疏松与死亡风险增加确实相关,但与骨折无关[33] 

  • 因此,骨质疏松症不是由于缺钙所致,补钙并不能帮助骨质疏松症,而且会加速身体其他软组织的钙化,即老化。

  • 钙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头中流失是表象,不是病因。

  • 骨质疏松症之病因与多种营养素缺乏有关(维生素CK2等)。骨质疏松症本质上是一局部坏血病。

  • 骨质疏松症患者过多的钙从骨头里流失至血循环中,渗透入血管壁及软组织。是动脉粥样硬化及软组织钙化,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一般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钙,完全可以满足绝大部份中老人维持健康所需要的钙。不需要另外补钙。

  • 任何形式的钙补充剂,包括含钙之维生素,营养品,乳制品(尤其是牛奶)不仅不能降低骨折的风险,反而会加重软组织之钙沉积。服用钙补充剂最多的妇女比服用钙补充剂最少的妇女死亡率高2.5倍。

  • 所有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细胞内钙都偏高。细胞内钙的降低与死亡率下降呈正相关。

  • 钙补充剂(包括牛奶,尤其是维生素D强化了的牛奶,以及治胃痛的含钙抗酸药)于一般人是有毒的,缩短寿命的. 

(二)、钙与氧化压力: 

  • 鈣在细胞外比细胞内浓度高出约一万倍。细胞内钙浓度必须维持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以保障细胞的最佳功能。超出这狭窄的范围,便会导致细胞内氧化压力过高。细胞内钙过多可能是细胞内氧化压力过高的主要原因。而维持这种细胞内外巨大的钙浓度差则需要大量的能量。任何影响细胞产能系统的因素均会导致不断增加的,有害于细胞的(细胞内)钙离子增加。 

  • 细胞内氧化压力水平:

  • 低度:正常细胞(包括静止的/不分裂的细胞)细胞内氧化压力一般都是偏低的。

  • 中度:尤其是有钙,铁同时升高时,几乎总与短期内细胞即将癌变相关的[34,35]

  • 中高度:癌细胞特征,以及正常细胞凋亡前[3637]

  • 高度:大部分癌细胞以及细胞坏死或凋亡前的最后一刻[38] 

  • 细胞内钙浓度之调节: 

  • 细胞通透性,中和及/或细胞内钙被结合[39],细胞内被隔离[40],钙离子泵(耗能的离子泵将钙泵出胞外,最重要的细胞内钙离子调节手段[41] 

  • 钙,细胞内氧化压力,及疾病:

  • 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是细胞内极高的钙浓度[42]

  • 各种毒素通常增加细胞内钙浓度,导致氧化压力增加,及最终细胞死亡[434445]

  • 细胞内钙浓度增加常见于多种慢性疾病如Lou Gehrig病,帕金森病,及老年痴呆症[46-48] 

(三)、钙及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s: 

  • 钙通道:细胞膜上有选择性地允许钙出入细胞的蛋白质。 

  • 钙通道阻滞剂(CCBs),能阻止钙通道的药物。 

  • CCBs最初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但现在已经用于各种疾病。 

  • CCBs唯一的严重副作用是过量时,可以导致血管收缩障碍及低血压。 

  • CCBs的降血压及其他治疗效应只有在细胞内钙增加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任何一种CCBs有疗效的疾病均因该疾病所影响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 除了高血压外,CCBs对下例疾病有效:

  • 冠脉痉挛[49],心绞痛[50]

  • 抗动脉粥样硬化[51]

  • 肺动脉高压[52]

  • 雷诺现象[53]

  • 急性脑损伤[54]

  • 癫痫[55]

  • 化疗引起的外周神经炎[56]

  • 老年痴呆症[57]

  • 帕金森病[58]

  • 骨质疏松症[59] 

  • 细胞内钙增加导致细胞内氧化压力增加的进一步证据:

  • CCBs可以预防甲基汞对大鼠的神经损伤[60]

  • CCBs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61-64]

  • CCBs的使用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成反比[65]

  • CCBs降低细胞浆内铁累积并进一步细胞内氧化压力。细胞内铁的增加,累积也是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66] 

(四)、成人中普遍慢性钙过多。 

  • 过多摄入(补钙剂+食品)。 

  • 过多钙从骨中释放出来。 

  • 骨内及全身维生素C及抗氧化剂诸存减少。 

  • 体内慢性感染及炎症(尤其是牙根管治疗过的牙及慢性扁桃体炎)。 

  • 重要激素的长期缺乏(睾丸酮,雌激素,甲状腺素)。 

(五)细胞外钙过多 

三分之一的45岁以上的美国人有CT查得出的动脉钙化[67]。任何时候有骨骼外明显的钙化,那就一定有钙过多的存在。逻辑地说,体内钙只有在明显增加后才会发生钙化。 

  • 异位钙化在癌症中很常见。用最新的MRI23位前列腺癌病人中22位被发现有前列腺钙化[68] 

  • 在骨密度测试中,分数高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69] 

  • 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光检查(Mammography)通常会见到钙化灶[70] 

  • 冠脉钙指数(Coronary Calcium Score)不仅可以可信地预测心源性死亡,也可以准确地预测其他原因(全因)死亡[71,72]。这表明:细胞外钙过多的主要标志,异位钙化,可以准确地预测任何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死亡风险。 

  • 细胞内钙过多与癌:细胞内钙与癌症的关系已经明确,更高的细胞内钙浓度增加癌细胞生长及转移性[73-75]。相反,细胞内钙的下降减少癌细胞的转移性[76] 

()、骨质疏松症逆转逆转因素 

  • 镁:

  • 天然的钙拮抗剂[77,78]

  • 镁能溶解沉积于软组织中的钙[79]

  • 镁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80]

  • 镁降低全因死亡率[8182]

  • 通常的补充剂量无毒副作用。 

  • 维生素K:

  • 通过激活蛋白酶(如骨钙蛋白及基质Gla蛋白)而抑制异位钙化[83]。

  • 帮助溶解沉积的钙[84]。

  • 中和华法林的异位钙化效应[85]。

  • 降低骨折风险[86]。

  • 改善骨质量[87]。

  • 降低心脏及全因死亡率[88]。

  • 在所试过的剂量中,尙无明显毒性报道[89]

  • 维生素C:

  • 骨质疏松是骨坏血病,伴随有全身性的抗氧化剂的缺乏。VC是成骨所必须的。

  • VC减少骨再吸收,增加新骨生成;补充VC增加骨密度;加速骨折愈合,是骨正常发育不可或缺的。

  • 体内维生素C最高者,骨折最少。

  • 降低全因死亡率。

  • 任何剂量,均无毒性。 

  • 维生素D

  • VD水平正常便能确保人体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钙。

  • VD的作用远远超过骨及钙的代谢。VD对约2000个基因起到调节作用[90]

  • VD的缺乏可以导致骨质疏松症[91]

  • VD过多则会加重骨质疏松[92]

  • 在骨骼生长发育期,对骨密度起到重要作用[93]

  • 治疗剂量内的VD,降低全因死亡率[9495] 

  • 必需脂肪酸(EFA):

  • 有些EFA有钙离子通道阻断功能[9697]

  • 大量EFA有保护骨密度功能[98,99]

  • EFA水平与全因死亡率成反比[100]

  • 无毒性大量时可能有胃肠道不适。 

  • 雌激素:

  • 降低冠脉之异位钙化[101102]

  • 抑制促进钙化的蛋白酶[103]

  • 雌激素缺乏导致促进炎症的细胞因子增加[104]

  • 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之骨折风险[105]

  • 雌激素缺乏增加全因死亡率[106]

  • 雌激素缺乏促进代谢综合症[107] 

  • 睾丸酮:

  • 睾丸酮缺乏是一明确的骨折风险因子[108]

  • 具有钙离子通道阻断作用[109]

  • 前列腺癌病人通常睾丸酮水平低[110]

  • 睾丸酮水平与冠脉钙指数成反比[111]

  • 睾丸酮减少增加全因死亡率[112,113] 

  • 甲状腺素:

  • 对全身细胞的新陈代谢均有显著的作用[114]

  • 对早期骨骼发育及最高骨量均有重要作用[115]

  • 过高或过低的甲状腺功能都会增加骨折风险[116]

  • TSH有直接的(与甲状腺素无关的)保护骨的功能[117,118]

  • 过高的或过低的甲状腺素都会独立地增加全因死亡率,这包括亚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亢[119]

  • 甲状腺功能必须是常规医学检查的一部分,要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尤其是老年人。 

  • 骨质疏松症及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 减少新的毒素

  • 不要补钙,铁,铜。

  • 处理牙毒素/感染。

  1. 处理根管牙(心肌梗塞的#1原因)。

  2. 牙周炎。

  3. 龋齿。

  4. 牙植入物。

  5. 有毒的牙科材料(汞,镍)。

  6. 饮食/消化(最优化胃肠通过时间。

  7. 食物搭配,多咀嚼,进食时少喝液体(以避免冲淡胃酸等消化液);鱼肉等每次不宜。超过100克,尽量减少乳制品(太多钙,且不易消化)。

  8. 消化不良的健康食品与不健康食品一样有害于健康

  • 根治所有感染源 

  1. 绝大部分消耗体内抗氧化剂的感染在牙齿。慢性扁桃体炎也是一重要因素。

  • 排除体内积聚的毒素 

  • 纠正失衡的激素 

  • 最优化体内的抗氧化剂,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血浓度 

  • 有选择性地使用处方药 

  

结论: 

VC是体内十分重要的维生素,但VC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许多慢性疾病与VC相对缺乏(即局部坏血病)有关。骨质疏松症及冠心病等重要慢性疾病的基本病因是维生素,营养素,激素,尤其是VC等失平衡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病人并不缺钙。补钙不仅不能改善骨质疏松症,反而会因为促进软组织钙化而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目前中国对骨质疏松症治疗上承在重大误区,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促进大众健康恶化,加重健康开资负担。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对此问题引起关注。 

 

引用文献 

 

  1. www.chinabgao.com/stat/stats/73428.html 

  1. Stop America’s No 1 Killer, by Thomas Levy.Medfox Publishing2006. 

  1. 隐形杀手补钙剂。原著: Thomas Levy, 翻译成长 ,Amazon.cn, 2017. 

  1. Pauling L.Vitamin C and longevity.Agressologie. 1983 Jun;24(7):317-9. 

  1. BERENSON GS.Studies of “ground substance” of the vessel wall and alterations in atherosclerosis and related disease.J Atheroscler Res. 1961 Sep-Dec;1:386-93. 

  1. GOULD BS.Biosynthesis of collagen. III. The direct action of ascorbic acid on hydroxyproline and collagen formation in subcutaneous polyvinyl sponge implants in guinea pigs.J Biol Chem. 1958 Jun;232(2):637-49. 

  1. OHLWILER DAJURKIEWICZ MJBUTCHER HR JrBROWN JB. The effect of heparin and ascorbic acid upon the formation of collagen. Surg Forum.1960;10:301-3. 

  1. Barnes MJ. Ascorbic acid and the biosynthesis of collagen and elastin. Bibl Nutr Dieta.1969;13:86-98.  

  1. GERSH ICATCHPOLE HR. The organization of ground substance and basement membra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issue injury disease and growth. Am J Anat. 1949 Nov;85(3):457-521, incl 7 pl. 

  1. Carinci FPezzetti F, et al. Effect of Vitamin C on pre-osteoblast gene expression.Arch Oral Biol. 2005 May;50(5):481-96.  

  1. Choi KMSeo YK, et al. Effect of ascorbic acid o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J Biosci Bioeng. 2008 Jun;105(6):586-94. 

  1. Gabbay KHBohren KMMorello RBertin TLiu JVogel P. Ascorbate synthesis pathway: dual role of ascorbate in bone homeostasis. J Biol Chem. 2010 Jun 18;285(25):19510-20. 

  1. Hie MTsukamoto I. Vitamin C-deficiency stimulates osteoclastogenesis with an increase in RANK expression. J Nutr Biochem. 2011 Feb;22(2):164-71 

  1. Park JKLee EMKim AYLee EJMin CWKang KKLee MMJeong KS. Vitamin C deficiency accelerates bone loss inducing an increase in PPAR-γ expression in SMP30 knockout mice. Int J Exp Pathol. 2012 Oct;93(5):332-40.  

  1. Munday KFulford ABates CJ. Vitamin C status and collagen cross-link ratios in Gambian children. Br J Nutr. 2005 Apr;93(4):501-7. 

  1. Leveille SGLaCroix AZKoepsell TDBeresford SAVan Belle GBuchner DM. Dietary vitamin C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in Washington State, USA.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1997 Oct;51(5):479-85. 

  1. Sahni SHannan MT,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total and supplemental vitamin C intake on the risk of hip fracture–a 17-year follow-up from the Framingham Osteoporosis Study. Osteoporos Int. 2009 Nov;20(11):1853-61. 

  1. Martínez-Ramírez MJPalma Pérez S, et al. Vitamin C, vitamin B12, folate and the risk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A case-control study. Int J Vitam Nutr Res. 2007 Nov;77(6):359-68. 

  1. Morton DJBarrett-Connor ELSchneider DL. Vitamin C supplement use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J Bone Miner Res. 2001 Jan;16(1):135-40. 

  1. Henriet MPNeyra PElman B. PMID 2056580 

  1. Yilmaz CErdemli ESelek H, 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vitamin C to healing of experimental fractures.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01 Jul;121(7):426-8. 

  1. Alcantara-Martos TDelgado-Martinez ADVega MVCarrascal MT,  et al.Effect of vitamin C on fracture healing in elderly Osteogenic Disorder Shionogi rats.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7 Mar;89(3):402-7. 

  1. Nakamura KSaito TKobayashi ROshiki R,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s incident fracture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Japanese women: the Muramatsu study.Osteoporos Int. 2011 Jul;22(7):2145-50. 

  1. Lacativa PGFarias ML. Osteoporosis and inflammation. Arq Bras Endocrinol Metabol.2010 Mar;54(2):123-32. 

  1. Mikirova NCasciari JRogers A, et al. Effect of high-dose intravenous vitamin C on inflammation in cancer patients. J Transl Med. 2012 Sep 11;10:189.  

  1. Jackson RDLaCroix AZGass MWallace RB, et al. Calcium plus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the risk of fractures. N Engl J Med. 2006 Feb 16;354(7):669-83. 

  1. Bischoff-Ferrari HA, et al. Fracture prevention with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AMA. 2005 May 11;293(18):2257-64. 

  1. Bischoff-Ferrari HA, et al. A pooled analysis of vitamin D dose requirements for fracture prevention. N Engl J Med. 2012 Jul 5;367(1):40-9.  

  1. Rizzoli R, et al.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elderly or postmenopausal women: a 2013 update of the 2008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Osteoporosis and Osteoarthritis (ESCEO). Curr Med Res Opin. 2013 Apr;29(4):305-13. 

  1. Kurabayashi M. [Is calcium supplement useful in aged persons? Calcium supplement doesn’t reduce the fracture and vascular risk in aged persons]. Clin Calcium. 2012 May;22(5):736-9.  

  1. Michaëlsson K, et al. Long term calcium intake and rates of all 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community based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BMJ. 2013 Feb 12;346:f228. 

  1. Browner WS, et al. Non-trauma mortality in elderly women with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Study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Research Group. Lancet. 1991 Aug 10;338(8763):355-8. 

  1. Santos CX, et al. Redox signaling in cardiac myocytes. Free Radic Biol Med. 2011 Apr 1;50(7):777-93. 

  1. Bogeski I, et al. Redox regulation of calcium ion channels: 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aspects. Cell Calcium. 2011 Nov;50(5):407-23.  

  1. Parri M, et al. Redox molecular machines involved in tumor progression.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3 Nov 20;19(15):1828-45.  

  1. Embi A, et al. Targeted cellular ionic calcium chelation by oxalates: 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tumor cells. Cancer Cell Int. 2012 Dec 8;12(1):51. 

  1. Lin X, et al. Oxidative stress in malignant melanoma enhance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secretion of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hat promote cancer cell invasion.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3 Oct 20;19(12):1337-55. 

  1. Yáñez M, et al.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 Adv Exp Med Biol.2012;740:461-82. 

  1. Galva C, et al. Nuclear Na+/K+-ATPase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nucleoplasmic Ca2+ homeostasis. J Cell Sci. 2012 Dec 15;125(Pt 24):6137-47.  

  1. Kurnellas MP, et al. Mechanisms of neuronal damage in multiple sclerosis and its animal models: role of calcium pumps and exchangers. Biochem Soc Trans. 2007 Nov;35(Pt 5):923-6. 

  1. Schwarz EC, et al. Calcium, cancer and killing: the role of calcium in killing cancer cells by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3 Jul;1833(7):1603-11.  

  1. Chi YN, et al. Formaldehyde increases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in primary cultured hippocampal neurons partly through NMDA receptors and T-type calcium channels. Neurosci Bull. 2012 Dec;28(6):715-22.  

  1. Roos D, et al. Role of calcium and mitochondria in MeHg-mediated cytotoxicity. J Biomed Biotechnol.2012;2012:248764.  

  1. Hitz L, et al. Adjustments of heart failure medication after implantation of a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 Minerva Med. 2012 Oct;103(5):361-7. 

  1. Kawamata H, et al.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intracellular calcium dysregulation in ALS. Mech Ageing Dev. 2010 Jul-Aug;131(7-8):517-26.  

  1. Surmeier DJ, et al. The role of calcium and mitochondrial oxidant stress in the loss of 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Parkinson’s disease.Neuroscience. 2011 Dec 15;198:221-31. 

  1. Corona C, et al.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in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deregulation of calcium and zinc. Cell Death Dis. 2011 Jun 23;2:e176.  

  1. Kusama Y, et al. Variant angina and coronary artery spasm: the clinical spectrum,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J Nippon Med Sch. 2011;78(1):4-12. 

  1. Siama K, et al. Stable angina pectoris: current medical treatment. Curr Pharm Des.2013;19(9):1569-80. 

  1. Ishii N, et al. Anti-atherosclerotic potential of dihydropyridin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J Atheroscler Thromb. 2012;19(8):693-704.  

  1. Montani D, et al. Long-term response to calcium-channel blockers in non-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 Heart J. 2010 Aug;31(15):1898-907.  

  1. Huisstede B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for secondary Raynaud’s phenomenon: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1 Jul;92(7):1166-80.  

  1. Aslan A, et al. Nimodipine can diminish oxidative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trauma. J Neurosurg Sci. 2012 Sep;56(3):247-53. 

  1. Iannetti P, et al. Addition of verapamil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cy. Epilepsy Res. 2009 Jul;85(1):89-95.  

  1. Tatsushima Y, et al.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reduce oxaliplatin-induced acute neuropathy: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69 male patients receiving modified FOLFOX6 therapy. Biomed Pharmacother. 2013 Feb;67(1):39-42. 

  1. Anekonda TS, et al. Calcium channel blocking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the case for isradipineBiochim Biophys Acta. 2011 Dec;1812(12):1584-90.  

  1. Pasternak B, et al. Use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Am J Epidemiol. 2012 Apr 1;175(7):627-35.  

  1. Shimizu H, et al. Cilnidipine, but not amlodipine, ameliorates osteoporosis in ovariectomized hypertensive rats through inhibition of the N-type calcium channel.Hypertens Res. 2012 Jan;35(1):77-81.  

  1. Sakamoto M,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Ca2+ channel blockers against methyl mercury toxicity. Pharmacol Toxicol. 1996 Mar;78(3):193-9. 

  1. Gillman MW, et al. Effects of long-acting versus short-acting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among older survivor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Geriatr Soc.1999 May;47(5):512-7. 

  1. Gibson RS,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diltiazem and verapamil on mortality and cardiac events in non-Q-wa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out pulmonary congestion: post hoc subset analysis of the multicenter diltiazem postinfarctiontrial and the second danish verapamil infarction trial studies. Am J Cardiol. 2000 Aug 1;86(3):275-9. 

  1. Lubsen J, et al. Effect of long-acting nifedipine on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stable angina and hypertension: the ACTION trial. J Hypertens. 2005 Mar;23(3):641-8. 

  1. Costanzo P, et al.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of 175,634 patients. J Hypertens. 2009 Jun;27(6):1136-51. 

  1. Poch MA,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use and prostate cancer outcome. Prostate. 2013 Jun;73(8):865-72. 

  1. Chattipakorn N, et al. Calcium channels and iron uptake into the heart. World J Cardiol. 2011 Jul 26;3(7):215-8.  

  1. Guzman RJ. Clinic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arterial calcification. J Vasc Surg. 2007 Jun;45 SupplA:A57-63.  

  1. Bai Y, et al.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a new tool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and detection of prostatic calcification. PLoS One.2013;8(1):e53237. 

  1. Zhang Y, et al. Bone mass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N Engl J Med. 1997 Feb 27;336(9):611-7. 

  1. Holmberg L, et al. Mammography casting-type calcification and risk of local recurrence in DCIS: analyses from a randomised study. Br J Cancer. 2013 Mar 5;108(4):812-9. 

  1. Jacobs PC, et al.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can predict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on low-dose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AJR Am J Roentgenol.2012 Mar;198(3):505-11.  

  1. Kiramijyan S, et al. Impact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progression and statin therapy on clinical outcome in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mellitus. Am J Cardiol. 2013 Feb 1;111(3):356-61.  

  1. Gudermann T, et al. Calcium-dependent growth regulation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by neuropeptides. Endocr Relat Cancer. 2006 Dec;13(4):1069-84. 

  1. Kaufmann R, et al. 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s (PARs) and calcium signaling in cancer. Adv Exp Med Biol.2012;740:979-1000. 

  1. Ryu S, et al. Suppression of miRNA-708 by polycomb group promotes metastases by calcium-induced cell migration. Cancer Cell. 2013 Jan 14;23(1):63-76. 

  1. Lin Q, et al. Reactive astrocytes protect melanoma cells from chemotherapy by sequestering intracellular calcium through gap junction communication channels.Neoplasia. 2010 Sep;12(9):748-54. 

  1. Fawcett WJ, et al. Magnesium: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Br J Anaesth. 1999 Aug;83(2):302-20. 

  1. Anghileri LJ. Magnesium, calcium and cancer. Magnes Res. 2009 Dec;22(4):247-55. 

  1. Steidl L, et al. Soft tissue calcification treated with local and oral magnesium therapy. Magnes Res. 1990 Jun;3(2):113-9. 

  1. Ryder KM, et al. Magnesium intake from food and supplements is associated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healthy older white subjects. J Am Geriatr Soc. 2005 Nov;53(11):1875-80. 

  1. Woods KL, et al. Long-term outcome after intravenous magnesium sulphate in suspec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second Leicester Intravenous Magnesium Intervention Trial (LIMIT-2). Lancet. 1994 Apr 2;343(8901):816-9. 

  1. Shechter M, et al. Long-term outcome of intravenous magnesium therapy in thrombolysis-ineligibl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Cardiology.2003;99(4):205-10. 

  1. Theuwissen E, et al. The role of vitamin K in soft-tissue calcification. Adv Nutr.2012 Mar 1;3(2):166-73.  

  1. Schurgers LJ, et al. Regression of warfarin-induced medial elastocalcinosis by high intake of vitamin K in rats. Blood. 2007 Apr 1;109(7):2823-31. 

  1. Price PA, et al. Warfarin causes rapid calcification of the elastic lamellae in rat arteries and heart valve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8 Sep;18(9):1400-7. 

  1. Shiraki M, et al. Vitamin K2 (menatetrenone) effectively prevents fractures and sustains lumbar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osteoporosis. J Bone Miner Res. 2000 Mar;15(3):515-21. 

  1. Saito M. [Effect of vitamin K on bone material properties]. Clin Calcium. 2009 Dec;19(12):1797-804. 

  1. Geleijnse JM, et al. Dietary intake of menaquinone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Rotterdam Study. J Nutr. 2004 Nov;134(11):3100-5. 

  1. Pucaj K, et al. Safety and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synthetic vitamin K2, menaquinone-7. Toxicol Mech Methods. 2011 Sep;21(7):520-32.  

  1. Wacker M, et al. Vitamin D – effects on skeletal and extraskeletal health and the need for supplementation. Nutrients. 2013 Jan 10;5(1):111-48.  

  1. Bolland MJ, et al. Vitamin D insufficiency and health outcomes over 5 y in older women. Am J Clin Nutr. 2010 Jan;91(1):82-9. 

  1. Masterjohn C. Vitamin D toxicity redefined: vitamin K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Med Hypotheses. 2007;68(5):1026-34.  

  1. Pekkinen M, et al. Vitamin D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t school age. PLoS One. 2012;7(7):e40090. 

  1. Semba RD, et al. Relationship of 25-hydroxyvitamin D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older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Eur J Clin Nutr. 2010 Feb;64(2):203-9. 

  1. Schöttker B, et al. Strong associations of 25-hydroxy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with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cancer, and respiratory disease mortality in a large cohort study. Am J Clin Nutr. 2013 Apr;97(4):782-93.  

  1. Ye S, et al. Polyunsaturated docosahexaenoic acid suppresses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endothelial cell calcium influx by altering lipid composition in membrane caveolar rafts. 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t Fatty Acids. 2010 Jul;83(1):37-43. 

  1. Pages N, et al. Brain protection by rapeseed oil in magnesium-deficient mice.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t Fatty Acids. 2011 Aug;85(2):53-60.  

  1. Farina EK, et al. Plasma phosphatidylcholine concentration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re dif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hip fracture in older adults: the Framingham Osteoporosis Study. J Bone Miner Res. 2012 May;27(5):1222-30.  

  1. Moon HJ, et al.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rythrocyte levels of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bone mass in postmenopausal Korean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Ann Nutr Metab. 2012;60(2):146-53.  

  1. Pottala JV, et al. Blood eicosapentaenoic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s predict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Heart and Soul study.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0 Jul;3(4):406-12.  

  1. Weinberg N,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calcium in midlife women. Women Health. 2012;52(5):423-36. 

  1. Jeon GH,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estradiol level and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Menopause. 2010 Sep-Oct;17(5):902-7.  

  1. Osako MK, et al. Estrogen inhibits vascular calcification via vascular RANKL system: common mechanism of osteoporosis and vascular calcification. Circ Res. 2010 Aug 20;107(4):466-75. 

  1. Das UN. Nitric oxide as the mediator of the antiosteoporotic actions of estrogen, statins, and essential fatty acids. Exp Biol Med (Maywood). 2002 Feb;227(2):88-93. 

  1. de Villiers TJ, et al. The WHI: the effect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fracture prevention. Climacteric. 2012 Jun;15(3):263-6.  

  1. de Padua Mansur A, et al. Long-term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estrone levels on event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r at high risk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ientificWorldJournal.2012;2012:363595.  

  1. Mauvais-Jarvis F, et al. The role of estrogens in control of energy balance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Endocr Rev. 2013 Jun;34(3):309-38.  

  1. Oloyo AK, et al. Testosterone relaxes abdominal aorta in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by opening potassium (K(+)) channel and blockade of calcium (Ca(2+)) channel.Pathophysiology. 2011 Jun;18(3):247-53. 

  1. Werner GS, et al. [Intravascular ultrasonic diagnosis. In vivo findings before and after angioplasty in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Dtsch Med Wochenschr.1990 Aug 24;115(34):1259-65. 

  1. Mearini L, et al. Low serum testosterone levels are predictive of prostate cancer.World J Urol. 2013 Apr;31(2):247-52.  

  1. Park BJ, et al.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available testosterone and sub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non-obese Korean men. Asian J Androl.2012 Jul;14(4):612-5.  

  1. Fukai S, et al. Plasma sex hormone levels and mortality in disabled older men and women. Geriatr Gerontol Int. 2011 Apr;11(2):196-203. 

  1. Grossmann M, et al. Low testosterone levels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men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Clin Endocrinol (Oxf). 2012 Aug;77(2):323-8.  

  1. Boelaert K, et al. Thyroid hormone in health and disease. J Endocrinol. 2005 Oct;187(1):1-15. 

  1. Williams GR. Actions of thyroid hormones in bone. Endokrynol Pol. 2009 Sep-Oct;60(5):380-8. 

  1. Wojcicka A, et al.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hyroid hormones in the skeleton.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3 Jul;1830(7):3979-86. 

  1. Ma R,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and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antibodies on osteoclastogenesisThyroid. 2011 Aug;21(8):897-906. 

  1. Sun L, et al. Genetic confirmation for a central role for TNFα in the direct action of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on the skelet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Jun 11;110(24):9891-6. 

  1. Tseng FY, et al.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dults. J Am Coll Cardiol. 2012 Aug 21;60(8):730-7.  

  1. Loos U, et al. [Bronchopulmonary penetration of ciprofloxacin]. Pneumologie. 1990 Feb;44 Suppl 1:312-3. 

  1. 万应灵丹。 原著: Thomas Levy, 翻译成长 ,Amazon.cn, 2017. 

有皮疹的自身免疫病患者, 请注意

我们诚邀30名有皮疹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如银屑病, 过敏性皮炎, 红斑狼疮皮疹等)参加一临床功能医学治疗项目(有关功能医学介绍, 请向我索取以前的文章)。本治疗项目从胃肠功能, 抗氧化等“治本”角度治疗自身免疫病, 主要涉及改善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 降低氧化压力(补充全面自然的维生素/营养素, 口服及外用于皮疹部位)等, 不用任何人体没有的处方药, 不用皮质激素, 没有重大毒副反应)。此类疗法在国际上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已经被功能医学医生广泛接受。有兴趣者, 请加我微信: RichardCheng322789。请转发其他相关的群或患者。

我们的特色是:

1. 我们所用的维生素/营养素品种齐全(”全细胞“, 含有包括白黎芦醇, 虾青素, 辅酶Q10, 硫辛酸, NAC, 镁, 硒, 及各种维生素, 尤其是足量VC, K2, B学族包括大量烟酸等).

2. 足量(用量是根据Optimal Daily Allowance, 营养学界常用的“最佳量”而非Reommended Daily Allowance, 后者被普遍认为太低).

3. 不含钙, 铜, 铁(大部分成人体内此三金属元素超标).

4. 不仅内服, 而且外敷。皮肤病与其他内脏疾病不同, 可以从口服, 也可直接从皮肤给药。我们发现经皮肤补充大量营养素/维生素/抗氧化剂/线粒体营养剂对皮肤病效果明显, 这也许是一新的理念。

5. 有足量, 广谱的抗氧化剂, 及线粒体营养剂。

我们在初步病人使用中, 除个别人对皮肤霜过敏外(我们已有改良配方), 所有患者都在数天至数周内见效。参加治疗者必须: 1. 填写一简单病史问卷及允许我们(匿名)发表相关医学文章时使用相关临床资料及照片(眼睛处会打马赛克); 2. 送上病史资料及其他医院/医生之诊断治疗报告; 3. 送上已做之相关实验室检查; 4. 开始前以及每月至少一次拍摄清晰的皮疹照片上传; 5. 每个疗程为一个月。一个疗程内应该会有皮疹改善, 皮疹彻底消除要至少几个疗程甚至更长。治疗终点: 皮疹改善或消失。参加此治疗项目者, 只收成本价。诚邀30名患者, 额满为止。有兴趣者私信加我询问。

患者能从本项目获得什么? 通过参加本项目, 你将能亲身体会到你的疾病与胃肠功能, 氧化压力等的关系; 学会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 营养补充等改善, 从根本上治疗你的疾病。

我们能从本项目获得什么? 我们想进一步验证”自身免疫病-胃肠功能-氧化压力“之间的关系。将结果总结发表, 让更多的病人及医生知道这种疗法。

图: 一些治疗案例.

自身免疫病病因, 治疗简述

“病从口入”。我们几千年前就知道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近年来,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既给人们带来众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病,三高症等都与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面食在中国北方及欧美是一主要食材。但当今的粮食, 包括麦类食物(wheat),尤其是1980s以来,与先人们所吃的粮食已是大不相同。

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自身免疫病都与胃肠功能失调(肠微漏, leaky gut; 正常菌群失调, gut microbiome dysbiosis), 维生素/营养素失平衡, 体内氧化压力(炎症)的增加等相关(PMIDs: 28588585; 22109896; 24873878; 28697806; 26191211; 21248165; 29605448; 29550327; 29204097; 11920397; 12566960)。因此真正根治需要从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 补充维生素/营养素, 平衡体内氧化压力等着手。而目前对自身免疫病的常规治疗着重于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既不治本,而且长用有很大毒副反应。

心脏病专家William Davis医生在其巜麦肚》(Wheat Belly)一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当今的麦类食品可能引起体内炎症反应(氧化压力的升高),导致肠微漏(Leaky Gut), 诱发自身疾病病等。少/不吃麦类食物,不仅会使这些病人,而且其他无症状的普通人也会得益。下面是少/不吃麦类食物的7大理由:

1. 过多的糖。即使是全麦食品(whole wheat)也含极高葡萄糖。二片面包引起的血糖升高比二大勺(约30克)纯糖更高!

2. 男性乳房增大。过多糖的摄取引发的过多的胰岛素的分泌刺激不正常的(肝,肾,胰,肠周围)内脏脂肪(visceral fat)的增加。这些内脏脂肪分泌过多的雌激素,刺激男性乳房增生,增加女性乳腺癌的风险。

3. 麦类食品,由于糖化产物等的作用,会增加面部皱纹,减少面部弹性,加速面部老化。麦类食品也与其他皮肤疾病如炎症,口腔溃疡,银屑病等有关。

4. 心脏病。任何麦类食品,包括有机的,麦芽等都不利于心脏。

5. 脱发。脱发有多种原因,其中的斑秃(alopecia areata)与麦类食物有关。

6. 骨质疏松。麦类食品是植物类食物中较少(或仅有)的产生酸性物质的食物。长期的体液偏酸性可以促进骨质钙流失而致骨质疏松。

有兴趣者请加我微信: RichardCheng322789。请转发其他相关的群或患者。

成长 医学博士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博士

美国抗衰老暨再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成博士综合健康中心

美国南卡哥仑比亚

欢迎点击关注成长博士抗衰老/功能医学讲坛.

如何补充维生素/营养素

成博士全细胞营养素, 肝排毒简介:

现代人很大一部分处于慢性疾病或亚健康状态, 如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甚至是胰岛素抵抗期。这与我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长期较高的精神压力, 前所未有的环境(饮食, 水, 空气)污染有关。中国料理尽管口味不错, 但几乎所有蔬菜都经高温加工, 导致维生素/营养素的破坏。 而且中国人饮食必要”主食”, 而”主食”(大米, 麦面)却是热量相对

较高, 营养素/维生素相对较少的食物。

長期的精神高压也增加对营养素的消耗及要求。中国的严重的环境污染更加重了体内毒素的堆积, 损害体内各脏器功能, 尤其是肝脏。再加上中国人肝病(乙肝, 大小三阳, 脂肪肝)比率较高, 如不及时排除这些毒素, 则更加重肝脏负担。以上因素决定了中国人更需要补充维生素/营养素(统称营养素), 尤其是大量抗氧化剂。我们所谈的营养素包括多种维生素, 各种抗氧化剂, 以及目前越来越显得重要的针对线粒体(mitochondria)的

营养素, 以及帮助肝脏排毒的营养素。

1. 成博士全细胞营养素: 这是成博士根据最新功能医学研究结果而配制的全细胞维生素/抗氧化剂/线粒体功能增强剂,三类产品合一。含有各种维生素(A,复B,D3等),及虾青素,白黎芦醇,辅酶Q10,Vit K2, 硫辛酸,大量维生素C(VC),镁离子,赖氨酸,脯氨酸等。一般维生素产品均按美国食品药监局(FDA)的”每日推荐量”(RDA)配方,不仅量少,品种少,而且还含有钙,

铁,铜等你不该补的元素。FDA的RDA

(每日推荐量)是根据二次大战时食品供应能力所订制, 而不是根据人体所需量所决定的。尽管RDA有过更新, 但远远跟不上抗衰老/功能医学研究成果。而且FDA的有些推荐根本就是错误的。如对钙, 铁, 铜的推荐。大量研究表明大部分成年人体内钙, 鉄, 铜过多。不仅不需要补充(我们的膳食中含有足够的钙, 铁, 铜),而且补充这些元素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有实验室确诊的缺铁性贫血病人除外)。我们的特殊配方含有最足量(最佳每日推荐量,ODA, 而不

是RDA)维生素,不含上述钙,铁,

铜。而且含有多种足量的抗氧化剂及线粒体功能增强剂。这些维生素/抗氧化剂/线粒体功能增强剂不仅保健,防止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骨质疏松症等,在防治癌症上也起到十分重大的功能。维生素C(VC), 赖氨酸,脯氨酸等可以有效治疗冠状动脉阻塞。在我们的《万应灵丹》一书中有详细记载。如,一名62岁妇女,右冠脉75%阻塞,其他冠脉有50%阻塞。用此疗法19个月后,右冠脉阻塞从75%降

到40%;其他(有50%阻塞)冠脉阻塞

彻底消失。我们的广谱营养素含此配方,以及许多其他营养素。

适用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体弱多病,患三高,有心血管疾病患者。

本配方最初为我自己及爸爸妈妈家人设计。后来,诊所病人要求使用。具有使用方便,价格合理,无任何充填剂,或添加剂等特点。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小勺泡水喝。如在市场上将这些全部买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每次要吃约

30几粒药!在这30粒药中,有不少是

无效充填剂(为制成片剂或胶囊)。我在很辛苦地吃了很久这么大量的片/胶囊后,终于设计了本产品。

2. 成博士肝排毒: 如前所述,中国人比美国人更需要定期帮助肝脏排毒。这是因

为一方面中国人的毒素摄入更多, 另一

方面中国人患肝病的(包括”小三阳”, 肝炎史, 脂肪肝等)可能更高。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体内的毒素,尤其是脂溶性的毒素必须通过肝脏二期解毒, 转换成低毒或无毒的水溶性物质后, 然

后再从肠道, 或肾脏排出。而这肝脏解毒过程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成博士肝排毒含有约20种帮助肝脏排毒的特殊营养素。

适用人群:成年人,体弱多病者,慢性

疾病患者,尤其是有肝病,脂肪肝,或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者。

成长医生,医学博士,分子生物学博士

美国抗衰老暨再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认证医师

美国抗衰老暨再生医学科学院癌症综合

治疗研究员,认证医师

(美国)成博士综合健康中心主任

微信号:RichardCheng322789

电邮:richzc@gmail.com

网站:www.DrWLC.com/China

癌症是一代谢病-论癌症的起因, 治疗及预防

国际癌症新动向

——简介癌症代谢论及癌症综合治疗法

成长

 

摘要

癌症是一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甚至全球,仍在快速上升已成中国第一大死亡原因。尽管人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对癌症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财力但对已转移的癌症常规治疗化疗及放疗疗效欠佳。即使化疗取得临床缓解Clinical Remission),也因潜伏的癌干细胞的存在复发机会不小而且复发的癌常常是抗药的。

本文简要介绍癌症病因新”理论——癌症代谢论。癌症代谢论认为癌症的主要起因是细胞产能器官——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事实上,近年研究显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中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以癌症代谢论为基础,加入抗衰老医学及中医养生学的“癌症综合治疗”理论,以期达到控制甚至治愈癌症之目的。

关键词

癌症,代谢疗法,综合疗法,基因突变,线粒体,糖酵解,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 抗衰老医学,功能医学

癌症是一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甚至全球,仍在快速上升,已成中国第一大死亡原因。尽管人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对癌症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财力,但对已转移的癌症,常规治疗(化疗及放疗)疗效欠佳。一项对美国及澳洲22种主要癌症化疗效果之研究发现化疗给这些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增加了2%左右,也即1.2个月[1]。也即花几万乃至几十万美元买来不到2个月的充满化疗毒副反应的寿命(美国癌症年均化疗治癌约接近10万美元。以34期乳癌为例,平均2年治疗花费16万及18万美元。最新一项发表在肿瘤学年鉴上对英国“癌症药物基金”的研究分析报告指出:该基金从2010年到2016年共花费了12.7亿英镑(约113.41亿人民币)。但对47种癌症中的大部分(62%)无治疗效果。在47癌症中,仅有18种(38%)有约3个月的生命延长。但这3个月的延长的生命也是充满了药物的毒副作用[2]。中国的状况尤其严重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办公室,中国前十大癌的平均5年生存率(30.9%)还不到美国的(68%)一半。科学界及国际社会对癌症投入不菲,然临床结果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充分的证据显示公认的癌症基因突变理论可能有错。如果基本理论错了,那么建立在错误理论上的治疗方案必定难以奏效。其二,标准治疗(化/放疗)只注重“祛邪”而不“扶正”,有严重战略失误。抗癌是一长期的争斗,就好比战争,只顾杀敌,不顾自身强军,这战争能赢吗?其三,癌细胞都是从癌干细胞分裂而来。而癌干细胞对标准治疗(化/放疗)是不敏感的。因此,即使化疗取得临床缓解(Clinical Remission),也因潜伏的癌干细胞的存在,复发机会不小,而且复发的癌常常是抗药的。本文简要介绍癌症病因“新”理论——癌症代谢论[3]。癌症代谢论认为癌症的主要起因是细胞产能器官——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事实上,近年研究显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中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以癌症代谢论为基础,加入抗衰老医学及中医养生学的“癌症综合治疗”理论,以期达到控制甚至治愈癌症之目的。

一、癌症研究及治疗历史简介:癌症起因研究重要里程碑[4]

1. 1777英国医生Percival Pott提出致癌物Carcinogen概念提示癌与环境有关

2. 1890德国医生David Paulvon Hansemann发现癌细胞染色体异常

3. 1911美国医生Peyton Rous发现Rous肉瘤病毒认为癌症可由病毒播。

4. 1914.当今流行的癌症基因突变论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Theodor Boveri/Karl-Heinrich Bauer

5. 1924德国医生Otto Warburg提出癌症为线粒体产能异常所致,即癌症代谢起因论。

6. 1953Watson/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开启分子生物学。

7. 70年代Varmus/Bishop发现癌基因Oncogene。至此癌症基因突变论Somatic MutationTheorySMT已是板上钉钉少有质疑了。

8. 80年代核杂交实验提示癌症起因不在细胞核而在细胞浆WarrenShay但如此重要线索却被忽略了。

9. 1990-2000人类基因组测序Human Genome ProjectHGP完成。人类首次大规模解码人类基因。

10. 2005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完成。但未能找到预期的癌症起动基因Driver MutationsTCGA结果在科学界引起混乱引起一部分科学家对SMT的严重质疑。

11. 2012Seyfried继承并发展了Warburg的癌症为线粒体产能异常理论发表癌症是一代谢性疾病Cancer Asa Metabolic Disease[3]

二、基因突变致癌论Somatic Mutation Theory

人类对癌症的研究至少从英国医生波特(Percival Pott)于1777年首先提出致癌物概念开始(即癌症与环境有关),经19世纪徳国汉斯曼David Paulvon Hansemann提出染色体异常(癌症病因可能在染色体上),至20世纪美国医生饶斯(Peyton Rous)发现饶斯肉瘤病毒可致癌(癌症可能是病毒传染),到1924年德国医生沃伯格Otto Warburg观察到癌症细胞线粒异常。正常细胞在有氧时,主要90%靠线粒体内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供能。只有在缺氧时,才通过葡萄糖无氧酵解产能。但沃伯格发现所有癌细胞都有一共性:既使在有氧时,也主要依赖葡萄糖酵解产能即有氧酵解Aerobic Glycolysis。此现象称为沃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当时已有很多研究显示癌细胞都有线粒体形态异常。在此基础上沃伯格发现癌细胞都有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而OxPhos产生ATP与线粒体膜电位关系密切通过OxPhos产生的能量最后传递到线粒体膜上最后传至ADP使其转化成高能分子ATP沃博格提出癌症是线粒体OxPhos产能系统受损而无法有效产能因而转向利用低效且古老的糖酵解产能的一种代谢病(好比糖尿病是胰岛细胞受损引起的代谢病)。但人们热衷于癌症是染色体,病毒等引起,对沃伯格的代谢论未加重视。1950年代华生James Watson及克里格(Francis Crick)发现DNA双螺旋体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给人类对生命及疾病的研究带来了一场大革命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人们几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到基因上,而严重忽视了其他细胞器尤其是细胞内十分重要的产能器官线粒体。在1970年代伐木斯Harold Varmus及毕晓普Michael Bishop发现致癌基因oncogene癌症基因突变论Somatic Mutation TheorySMT已是板上钉钉,无人质疑了(除了彼德生等极少数人)。癌症基因突变论认为癌症由细胞内个别基因突变而起动了复杂的致癌程序而最终致癌。这个或少数几个基因被称为起动基因Driver Mutation

三、基因突变致癌论的困境

用基因突变论解释癌症存在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几十年来以突变论为基础的临床癌症治疗疗效令人沮丧。下面二点也是难以用突变论解释的。

(一)、找不到癌症基因突变论的关键——起动基因

癌症基因突变论预测每个癌症都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起动基因。不同的癌症可能有不同的起动基因。过去几十年里,因为用SMT解释癌症现象经常捉襟见肘因此SMT有不少变化但基本思路不变。1990年开始了历时约10年,耗资30亿美元的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最昂贵的,最令人兴奋(provocative)的生物医学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HGP以及从2005-2006年开始的癌症基因测序(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让人们满怀期待,希望能找到癌症病因——即找到起动基因,从而找到有效的治疗。癌症研究者们预期每一种癌都有其独特的起动基因。同一种癌尤其是每一个癌病人的所有癌细胞都应有相同的起动基因,因为它们来自同一癌干细胞。但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不仅没在大部分癌中找到共同的致癌突变,既便在同一癌瘤中不同癌细胞,也很难找到共同的致癌突变,原发癌与转移灶细胞也少有共通性。TCGA得到的是散乱无章的一团乱麻。科学家们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失望之下,癌症研究领军人物,佛格斯汀(Bert Vogelstein他在上个世纪未可能是在癌症研究中最著名的人物。2003年的《科学信息,Scientific Information》,他的文章是全球引用最多者,摇头耸肩地认为癌症有暗物质。佛格斯汀最近又在科学期刋上发文认为2/3的癌症发生与环境无关是随机的[5]。此文不仅没能解释TCGA未能找到癌症起动基因而给SMT带来的窘境更有误导社会各界认为环境与癌症发病无关。这难道就是佛格斯汀的暗物质DNA结构发现者华生,在看到了彼德生(Peter Pedersen及他的博士后Young Hee Ko3溴丙酮酸3-BP治疗癌症的显着疗效后(3-BP主要阻断糖酵解,其显着疗效也更进一步提供代谢论之证据),也认为我们必须对癌症的代谢及氧化产能做更多更广的研究[4]

(二)、细胞核转移实验Nuclear Transfer Studies显示致癌决定因素不在细胞核,而是在细胞浆(线粒体内)。

另外,早在80年代,二个不同的实验室(佛蒙州的谢弗Warren Schaeffer及德州的谢杰里JerryShay)分别作了细胞核转移实验。佛蒙组将癌细胞中的细胞核转移至细胞核已被除去的正常细胞中。然后将杂交细胞种入实验动物。但在68个实验鼠中只有一个长出肿瘤。德州组重复了上述实验,10个鼠中没一个长出肿瘤。德州组更进一步,作了相反的实验:正常细胞核+癌细胞浆(含线粒体)。八个鼠中有七个长出相应癌症。二组重复了几次,得出相同但无法解释的结果:含有癌症细胞核的杂交细胞不致癌,而含有癌细胞线粒体的杂交细胞反而致癌。实验显示:致癌因素在细胞质(线粒内)。但在癌基因突变论火热的年代,这些实验被忽略了[6][7][8][9]

图一、细胞核/质杂交试验。致癌决定因素不在细胞核,而是在细胞浆(线粒体内)。来源:译自引用文献[3],获得授权。四四

四、癌症代谢论The Metabolic Theory of Cancer

过去半个多世纪我们只知癌是因为基因突变所致。医学院学的,媒体上宣传的,没有二致。大家都把癌症基因突变论当成真理,似乎无人怀疑。早就1924年沃伯格就已提出的癌症代谢论几乎无人提及,无人知晓。很幸运的是,当全世界都相信上述观点时,有那么几个人却执着地相信沃博格Otto Warburg的癌症代谢论。其中,霍普金斯大学的彼德生(Peter Pedersen)及波士顿学院的赛夫里德Thomas Seyfried是最有代表性的。他们坚持实验研究。赛夫里德并在2012年在沃博格基础上,结合近几十年内包括他自己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了《癌症是一代谢病——癌症起源治疗及预防》[3]。此理论不仅更好地解释癌细胞及癌症的众多特症,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向。实验室研究及初步的显着的临床结果显示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沃博格注意到癌细胞有千变万化的表象,但有一点是所有癌细胞都有的特征:癌细胞主要靠葡萄糖酵解供能(glycolysis)。地球上生命刚开始时,没有氧气,无氧酵解因此而生。无氧酵解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最简单,也是效率最低的供能方法。从人类到猴子,到鸟类,酵母,波菜,细菌,都保留了这一产能方式。但相比有氧代谢(Respiration/OxPhos),无氧酵解要多用18倍的葡萄糖来获得相同的能量。而高效的OxPhos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沃博格观察到癌细胞的线粒体不正常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实验中他发现缺氧后,正常细胞能转变成癌细胞。癌症代谢论提出:当细胞的线粒体产能系统严重所损后,线粒体发出救急SOS信号给细胞核DNA,大大激活无氧酵解产能。如果糖酵解能够替代线粒体OxPhos产生足够的能量则该细胞可能生存下来。而早期的糖酵解产能通道的上调可能只是临时性的。但细胞为了生存而开始表现出一系列具有癌细胞特征的现象:无控制的细胞繁殖,基因组不稳定(导致突变增加),躲避细胞死亡等。这一过程最初可能是自然界最原始的用来对付氧气不够时的物种存活机制,最终演变成癌。癌症代谢论认为最初的致病原因是线粒体的受损,DNA突变是继发性的。大部分DNA突变是线粒体受损后细胞及核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而导致的,当然个别基因突变在细胞转变成癌细胞中可能起到重要的协同作用secondary effect。尤其是那些可能导致糖酵解增加的突变。但几乎没人相信沃博格的理论。在DNA及致癌基因发现后,更无人谈及代谢论,除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彼得生。他坚定地相信癌的基本病因是能量代谢障碍。他发现生长越快,越恶性的癌,线粒体数量越少,糖酵解也越多。不仅数量减少,癌细胞线粒体的结构也有许多异常。生物学上的结构决定功能之原则也支持线粒体结构及功能上的异常与癌症的起因密切相关。既便是在全世界都热衷于癌基因研究时,彼德生孤独地,但坚定地继续他的能量代谢论研究。在1977年,他发现一个酶(己酸激酶,Hexokinase)的变化可以解释为什么癌细胞既是在有氧时也主要用糖酵解产能。癌细胞里的酶是己酸激酶异构体己酸激酶II而且量很多。这是一个直接支持沃博格理论的证据。癌细胞通过大量燃烧葡萄糖来获得支持不断繁殖所需之能量。癌细胞内产生许多变化来支持这一变化。上面的己酸激酶II就是一例。另外,癌细胞大量产生乳酸,乳酸过多会杀死癌细胞。所以癌细胞膜上单羧酸转运酶(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大量增加,有选择地让丙酮酸进入及把乳酸泵出胞外。彼德生的博士后Young Hee Ko使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来阻断丙酮酸致乳酸的反应从而降低癌细胞能量生产,进而控制癌症。Ko在细胞培养及实验兔中证实3-BP不仅杀死癌细胞,而且较常用化疗药物效果好很多。不用3-BP的控制组(14只实验兔)在数周内全部死于癌症。而用3-BP治疗的19只兔(包括有最恶性的转移癌的兔)却不仅存活了而且活了与一般兔子相同的寿命。多次PET检查不见任何癌症踪影。后经解剖,也未发现任何残留癌细胞!同样很重要的是3-BP治疗没严重副反应。Ko的第一例临床病例是一位荷兰的学生,确诊为晚期肝癌。肝内95%为癌细胞占领(肝脏严重受损),而且广泛转移。化疗无效后,医生告诉他父亲准备后事。在强烈的父爱下,他父亲经多方辗转找到Ko博士。又在德国找到一位愿意协助Ko博士治疗病人的医生(法兰克福大学医学教授)。经过6个月的治疗,病人体内找不到任何活癌细胞存在的迹象,肝开始再生(病人有肝脏严重损坏)。本来被告知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但他却活了远远超过几个月,而且获得临床缓解Clinical Remission,即找不到任何癌症细胞或癌瘤的证据。彼德生Ko博士很高兴,邀请病人到霍普金斯大学讲座。很遗憾的是,病人讲座完后没好好休息恢复(他剩下的很少的肝还没再生足够),而是继续他美国的长达数周的旅行,因过度劳累病人感染肺炎不治而亡(但至死也无癌复发迹象)[3]

)、国际上(及我们)一些使用癌症代谢论治疗癌症的案例

1. Slocum等医生报道美国癌症代谢治疗年会20172TampaFL:他们总结了44例第4期肺癌Stage IVNSCLC用代谢疗法结合传统放/化疗效果。他们的1年生存率达86.1%(而文献报道同期NCSLC1年生存率低于20%)(cancerresearchuk.org)。

2. Slocum医生组曾报道333/4期胰腺癌用代谢+常规放/化疗1年生存期达到82.6%而统计显示胰癌1年生存平均20%1-4[10]

3. Slocum2016年个案报道81岁妇女3期直肠癌在用代谢疗法+/化疗后27个月后文章发表时仍然临床无肿瘤迹象。

4. Roger DSeyfried教授私人通信(20166月)发现3期膀胱癌患者,7月底开始用代谢治疗R-KD(此患者经常将血糖/酮比例保持在1或以下)。不久便找不到癌症(Clinical Remission

5. 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的Linda Nebeling大概是最早将生酮饮食法用于癌症病人的。在1995她报告了用生酮饮食治疗的二位小病人3岁及8都患有晚期脑癌都被预测活不过3年。经过生酮饮食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脑瘤引起的癫痫抽搐减少并停止。不久肿瘤逐渐缩小并消失。至文章发表时二位病人已分别良好存活4年及5年且无肿瘤复发迹象。其中3岁的小女孩后来获知15年后仍然存活无肿瘤复发[4]

6. 德国WürzburgMelanie Schmidt等医生做了一个16个病人的小型的为期3个月的临床试验。16个病人中5人坚持了整个3个月的生酮饮食。其他病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坚持。但较严格地按要求坚持了3个月的病人的肿瘤全部显示生长减缓,或停止生长,甚至缩小[4]

7. Albert Einstein医学院的Eugene Fine医生2012年报道了10位各种实体癌直肠子宫食道输卵管病人在采用生酮饮食后PET-CT显示肿瘤停止生长或有所缩小。

8. Beth Zupec-Kaniay营养师报道10位脑癌病人。用生酮饮食后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几位病人获得长期缓解。

9. 我的病人Aasmund,是一挪威运动员。5年前发现10cm大的纵膈淋巴瘤,经过2个毒副反应巨大且无明显效果的化疗后,病人放弃化疗而转用生酮饮食+DCAAasmund至今毫无症状地生活着,并且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纵膈肿瘤缩小至3cm左右。

10. 我一香港44岁女病人,Joey4期乳癌伴肝肺脊柱骨及左锁骨上淋巴转移。确诊时左乳癌肿溃疡,糜烂,渗出血水。经我们的综合癌症治疗+化疗,现肿瘤明显缩小,左锁骨上淋巴结消失,左乳溃疡,糜烂愈合,病人感觉良好,无大副作用。

11. Csaba Toth报告一例口腔上腭肌上皮细胞癌(约3.5cm),拒绝任何手术,化/放疗,仅靠生酮饮食。无任何副作用。20个月后,病人感觉肿瘤缩小且更健康。MRI显示肿瘤缩小。

12. Zuccolio医生报道他的母亲被诊断为多形性胶质细胞瘤。使用生酮饮食后不久,肿瘤消失(MRI)。病人维持生酮饮食约半年,MRI检查仍无肿瘤复发。此时,病人放松警惕,开始一般饮食。数月后肿瘤复发,病人失去生活信心。放弃生酮饮食治疗。

13. 斯卡伯乐(zerocarbzen.com)是一位运动营养师。在2013年五月被诊断为恶性星状细胞瘤。化/放疗后产生很多如抽搐及头痛等副反应,且无明显疗效他放弃化/放疗,改用代谢疗法。抽搐等迅速改善,癌肿缩小已存活3年多。

14. 英国人凯利(Pablo Kelly)于20148月诊断为十分恶性的4期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被告知最多只有数月可活。他拒绝一切化/放疗而用生酮饮食治疗,至今(2仍幸福而无症状地与家人一起生活(torquayheraldexpress.co.uk

上述只是有报道的案例(医学期刋或网站)。这些案例为癌代谢病因论及开发无毒代谢抗癌提供有力的支持。2012年,波士顿学院的生物学教授赛夫里德博士(Thomas SeyfriedPh.D.),在仔细研究了包括沃博格,彼德生谢弗,谢杰里,及他本人的广泛的实验结果后,将沃博格的代谢致癌论更加完善,出版了《癌症是一代谢性疾病》一书。赛夫里德提出致癌最初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及产生ATP的电子传递链受损开始,线粒体送出信号至细胞核的DNA导致染色体不稳定。这就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所有癌细胞都有线粒体受损,糖酵解亢进,十分多变的基因突变。

五、癌症干细胞的问题

癌症由癌干细胞分裂繁殖而来。癌干细胞不仅与癌症起因有关,而且与癌症的浸润/转移以及耐药性的产生相关(PMID27343550PMID17955391PMID25158828几乎所有的化/放疗主要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有效而对处于静止态的癌干细胞几乎无效。最基本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控制癌干细胞的方法应该是依靠病人自身的免疫力。而癌症病人的康复,提高癌症病人的全身健康尤其是免疫力则是在癌症研究及治疗上一个长期被严重忽视的问题。癌症综合治疗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便是癌症病人的康复,即扶正

六、癌症综合治疗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癌症是一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细胞产能不足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目前的常规化/放疗一般有较大的毒副反应。我们提出以癌症代谢论为理论基础的结合抗衰老/功能医学及中医中药的全身康复调节的,综合性癌症治疗方法。癌症代谢论指出:生活方式改善,尤其是生酮饮食应能减缓癌细胞的生长;阻断/减少糖及谷氨酸酵解产能而不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药物(如3-溴丙酮酸3-BP2-脱氧葡萄糖2-DG应能减缓/杀灭癌细胞。在此基础上,可以加上其他无毒或低毒杀癌细胞药物(包括大剂量维生素C,如过氧化氢或臭氧,甚至某些常规化/放疗能高效杀灭癌细胞而对病人不产生严重副反应。另外,从功能医学角度,加入激素平衡,胃肠功能最优化,营养素(包括剂量最优化,各种抗氧化剂,尤其是线粒功能增强剂),排毒,等,我们完全有能力将癌症从一可怕的不治之症,改变成一可控制甚至是可治愈的慢性疾病。此理论需要更多研究及临床试验证实。)

1. 限制性生酮饮食(Restricted Ketogenic DietR-KD):每日热卡摄入量为600左右的以健康脂肪为主的饮食方法。R-KD不仅极大程度上限制癌细胞的能量来源,从而饿死癌细胞,而且血液内较高的酮体(Ketone Bodies)有抗血管再生(Anti-angiogenic),促细胞凋亡(pro-apoptotic),抗炎症/降低氧化压力(anti-inflammatoryandantioxidativestress),抗癌细胞浸润扩散(anti-invasive)等功能。R-KD还能促进线粒体功能上的改善及数量上的增加。用于治癌的R-KD以血糖=/<4mM血酮=/>4mM;血糖/酮比例=/<1为目标[3]

2. 糖酵解抑制剂Glycolysis Inhibitors:在R-KD的基础上,加上糖酵解抑制剂如2-脱氧葡萄糖(2-Deoxyglucose2-DGPMID16892078),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3-BP),二氯醋酸(DichloroacetateDCA[11][12]

3.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阻止剂:尽管R-KD及糖酵解抑制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血糖,但人体内可将谷氨酰胺(Glutamine)等个别氨基酸通过糖异生通道转化成葡萄糖,从而给癌细胞提供能量。正常情况下从谷氨酰胺转化成葡萄糖而进入糖酵解所提供的量能大约占总能量的5%左右。但在R-KD及使用糖酵解抑制剂而严重限制癌细胞能量供应后,某些癌细胞有可能发生变异而增加谷氨酸胺糖异生道活性。DON6-Diazo-5-oxo-L-norleucine)与R-KD合用可以更进一步阻止癌细胞的糖酵解[13]

• 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大剂量IVC用于治癌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剂量IVC既安全又有效,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常规化/放疗之毒副反应,止痛,增加力量);减少癌症的许多并发症(缓解癌晚期维生素C缺乏状态;抗细菌,病毒,霉菌感染;减少癌症伴随的炎症反应;预防癌患者的毒血症);大剂量IVC有杀癌细胞作用(VC与葡萄糖分子结构相似因而能竞争性地抑制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增加癌细胞内过氧化氢而杀癌细胞);增加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免疫力[14][15]

• 高压氧舱(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缺氧既是致癌,也是癌症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缺氧也使癌症治疗疗效下降。HBOT是另一重要的癌症治疗辅助手段,且无毒副作用[16]

参考文献

1. Morgan G1, Ward RBarton M. The contribution of cytotoxic chemotherapy to 5-year survival in adult malignancies. Clin Oncol (R Coll Radiol). 2004 Dec;16(8):549-60.

2. Aggarwal A1,2, Fojo T3, Chamberlain C4, Davis C5, Sullivan R2.  Do patient access schemes for high-cost cancer drugs deliver value to society?-lessons from the NHS Cancer Drugs Fund.Ann Oncol. 2017 Apr 27

3. Thomas Seyfried. Cancer as a Metabolic Disease: On the Origi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ncer. John Wiley & Sons, 2012

4. Travis Christofferson. Tripping Over the Truth: The Metabolic Theory of Cancer.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 2014

5. Tomasetti CLi LVogelstein B. Stem cell divisions, somatic mutations, cancer etiology, and cancer prevention. Science.2017 Mar 24;355(6331):1330-1334.

6. Shay JW, Werbin H. Cytoplasmic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in reconstructed mouse cells. Cancer Res. 1988;48: 830– 3.

7. Shay JW, Liu YN, Werbin H. Cytoplasmic suppression of tumor progression in reconstituted cells. Somat Cell MolGenet. 1988;14: 345– 50.

8. Israel BA, Schaeffer WI. Cytoplasmic suppression of malignancy. In Vitro Cell Dev Biol. 1987;23: 627– 32. 

9. Israel BA, Schaeffer WI. Cytoplasmic mediation of malignancy. In Vitro Cell Dev Biol. 1988;24: 487– 90.

10. Mehmet Salih IyikesiciAyshe Slocum,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StageIII– IV) Ductal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Using Metabolically Supported Chemotherapy (MSCT): A Retrospective Study. J of Pancreas (Online) 2016 Jan 08; 17(1):36-41.

11. Gang BPDilda PJHogg PJBlackburn AC. Targeting of two aspects of metabolism in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Cancer Biol Ther. 2014;15(11):1533-41.

12. Michelakis EDWebster LMackey JR. Dichloroacetate (DCA) as a potential metabolic-targeting therapy for cancer. Br J Cancer. 2008 Oct 7;99(7):989-94.

13. Seyfried,2016, https://htmldbprod.bc.edu/prd/f?p=483:1:::NO:RP::

14. Riordan HDHunninghake RB, et al. Intravenous ascorbic acid: protocol for its application and use. P R Health Sci J.2003 Sep;22(3):287-90.

15. Gonzalez MJ et al. Schedule Dependence in Cancer Therapy: Intravenous Vitamin C and the Systemic Saturation Hypothesis. J Orthomol Med. 2012 Jan 1;27(1):9-12.

16. Stępień KOstrowski RPMatyja E. Hyperbaric oxygen as an adjunctive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malignancies, including brain tumoursMed Oncol. 2016 Sep;33(9):101. 

Paradigm Shift in the Origin of Cancer and Its Management

Cancer Is A Metabolic Disease of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y

Richard Zhang Cheng

Abstract: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most advanced cancers has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despite the huge research effort in the cancer field.  I believe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 summarize this problem: 1. The theory that cancer is a disease of genetic mutations may be fundamentally wrong.  Cancer metabolic theory believes that the genetic mutations observed in cancers are the consequences rather than the initiating causesof cancer. The initiating cause of cancer is the damage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n the mitochondria; 2. The standard care focuses almost exclusively on “killing” cancer cells, nearly totally ignoring the support of a patient’s own total health and immune defense; 3. The cancer stem cell issue. There is no effective way of killing cancer stem cells in the current standard care.  To effectively keep cancer stem cells in check, one’s own total health and immune system plays the key role.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cancer is a chronic disease of mitochondrial abnormality, and the three issues mentioned above,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of holistic approach to disease management of anti-aging and functional medicine, I propose that the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y be adapted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ncer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cancer, metabolic therapy, integrative therapy, genetic mutations, mitochondria, glycolysis, aerobic glycolysis, Warburg Effect, anti-aging medicine, functional medicine.

抗衰老/功能医学如何用于亚健康及慢病防治

上期简介了抗衰老/功能医学. 抗衰老/功能医学又如何用来诊治亚健康及各种慢性病的呢? 我会在本公众号逐渐介绍. 本期简介一下抗衰老/功能医学用来诊治亚健康及各种慢性病的几个切入点. 今后会在本平台具体对每一方面更详细地探讨.

胃肠功能:古人云: 病从口入, 药食同源. 2500年前的Hippocrates说: 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and medicine be thy food. 胃肠功能的健全是防病治病的第一关. 但俗话说“十人九胃”, 中国人中相当大一部分人胃肠功能有问题. 胃肠道(严格来说从口腔开始)常见的一些问题包括咀嚼不够, 胃酸不足(抗酸药的滥用), 胃炎或胃溃疡, 胃肠道菌群紊乱, 有害菌过度繁殖等. 除此之外, 胃肠微漏(Leaky Gut), 一个较新的概念, 在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胃肠道炎症, 溃疡以及胃肠微漏等导致胃肠道通透性增加, 使得很多原本无法吸收入体内的毒素, 抗原等大分子物质能够进入体内, 进而引发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正常人胃酸酸度pH在2.5-3.5左右(强酸性). 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饮食习惯不良, 肥胖等导致胃粘膜受损或胃酸倒流. 病人长期服用止酸剂, 导致胃酸长期不足. 胃酸是消化食物, 杀灭病菌的重要一环. 此环节长期受损, 便会导致/促进消化不良, 营养不良等. 临床统计研究显示长期抗酸药使用与骨质疏松, 肾功能衰竭, 甚至老年痴呆症等有关连. 现代人哮喘, 过敏, 桥本氏甲状腺炎, 银屑病, 类风湿,  狼疮等发病率明显增高, 与胃肠功能紊乱关系很大.

点击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维生素/营养素/抗氧化剂:何为维生素/营养素? 维生素/营养素是人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以及各种细胞及细胞器等正常结构所必须之生物分子. 一些重要的维生素如C, D3很多人缺乏甚至严重缺乏. 维生素C具有重要的抗氧化, 抗细菌/病毒, 中和毒素等功能. 维生素C在胶原蛋白合成中有必不可少的. 也与动脉粥样硬化, 骨质疏松等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由于冷冻或罐装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等大量降解(DOI:10.1002/jsfa.8252), 现代人维生素C 摄入不足, 而且消耗过多.  维生素D3主要靠日照生成. 过去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每天日照充足. 现在人, 尤其年轻女性, 很少晒太阳. 估计90%的现代人都达不到健康标准. 维生素D3不仅与骨骼健康相关, 而且与全身各个部位, 组织, 上至神经精神系统, 下达心血管, 肌肉骨骼, 新成代谢, 糖尿病, 癌症相关. 维生素D3不单单是维生素, 而更是一种重要的激素. 氧化压力(Oxidative Stress)指体内氧化自由基(ROS)与抗氧化剂之间的平衡. ROS有其重要功能, 但过多便会立导致细胞损伤. 氧化压力的增高(由于ROS的增加, 和/或是抗氧化剂的减少)被发现与几乎所有慢性疾病相关, 包括自身免疫病, 糖尿病, 癌症等. 所有致癌因素(X射线, 致癌剂, 病毒等)都通过增加氧化压力而起作用. 氧化压力存在于细胞内及细胞外. 抗氧化剂也有多种, 分布在细胞内外, 细胞核内外, 以及线粒体内外, 以及这些膜上. 现代人由于环境污染以及新鲜蔬菜的减少, 体内氧化压力很有可能比过去增加. 因此各种抗氧化剂的均衡的摄入显得十分重要.

体内毒素: 现代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敝端, 环境, 食物的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我们仅只刚刚开始有所了解. 这些污染包括化学的(水, 空气, 食物的污染), 物理的(各种电磁辐射)等. 这些毒素在人体内通过提高氧化压力而对不同组织产生重大影响. 及时避免及排毒因此是维护健康及慢病治疗上重要的一环.

生物同源性激素平衡(BHRT): 我们的健康依赖于复杂并严密的指令系统, 其中最重要的是激素系统. (男女)人至中年, 由于精神压力,饮食等原因, 我们体内各种激素分泌开始下降,导致激素失衡,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甲状腺激素系统,及性激素系统。这些激素系统的失衡更严重地影响全身健康,促进疾病的发展。激素失衡可以导致全身疾病症状,包括睡眠,记忆力,思维能力,老年痴呆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以及癌症。BHRT指在经过详细的激素检测后,使用与体内相同的激素(而不是人造的,不同的激素), 使体内激素恢复到绝经前水平。

干细胞: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 以及创伤的修复等都需要干细胞. 但干细胞不是取之不绝, 用之不竭的. 人体细胞(skin fibroblasts)大约只能分裂50次左右(Hayflick Limit). 衰老有众多原因, 而干细胞衰竭(用完)便是一重要因素. 现代高科技使我们可以输入干细胞以延长器官寿命, 或促进器官损伤的修复(如膝关节炎), 或疾病的治疗(如神经系统疾病)。

点击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抗衰老/功能医学简介

什么是抗衰老/功能医学?

抗衰老/功能医学是一种从根本上找出疾病源头的新兴医学,是从现代医学上衍生出来的, 建立在完整且深厚科学基础上的一个整体医学. 抗衰老/功能医学不仅将现代科学(包括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转化成临床诊疗手段, 而且融入了许多古老的哲学思想, 尤其是祖国医学中的“整体观”,“平衡观”,“自然观“,”辨证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抗衰老/功能医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 事实上, 抗衰老/功能医学的先驱们大多对中医, 印度医学等有研究并结合到他们的实践中了. 抗衰老/功能医学不仅重视慢性疾病的治疗,更提倡亚健康的诊断治疗, 健康的维护. 抗衰老/功能医学利用各种常规及特殊功能性检查(包括基因检测)来了解个人体质的独特性,再依据结果, 设计一套”量身订做 “式的治疗或保健管理计划. 国际上对这种新兴医学有不同的名称, 包括抗衰老医学 (Anti-Aging medicine), 功能医学 (Functional Medicine), 整合医学 (Integrative Medicine), 自然医学 (Natural Medicine), 正分子医学 (Orthomolecular medicine). 尽管名称不同, 但理念及内容大同小异, 抗衰老医学, 功能医学是最常用的二个. 因此抗衰老医学不仅仅适用于,中老年人, 也适用于年轻人甚至儿科. 在中国出现的名称主要是抗衰老医学及功能医学. 因此, 抗衰老/功能医学也许更能传递其精神.

欢迎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抗衰老/功能医学健康干预手段:

抗衰老/功能医学的干预手段主要包括:饮食改善, 生活方式调整, 压力管理, 运动, 维生素/营养素平衡, 荷尔蒙平衡, 处方用药及细胞(包括干细胞), 基因治疗等, 這些疗法的目的都是让身体自行痊愈,器官系統功能达到平衡而健康。

抗衰老/功能医学与一般西医的区别:

主流医学(一般西医)的重点在疾病的中晚期, 也即病人已经出现症状了, 已经病了. 这个时期的疾病往往已经有许多不可或难以逆转的身体组织器官的破坏. 因此, 目前的慢性疾病用主流(一般)西医治疗, 几乎无一能够治愈. 而且主流(一般)西医往往在治疗一个疾病时, 却引起了另外一个疾病(最明显的就是抗生素的滥用, 导致体内菌群紊乱, 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现在西医专科越分越细(国内一些三甲医院竟然连内科都取消了, 只有心内科, 消化内科等专科了), 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这种体制只会越来越迫使医生专而又专, 缺乏整体观, 平衡观. 主流(一般)西医治疗慢性病, 基本停留在症洑治疗. 如高血压的降压,糖尿病的降糖,胃痛病人的止酸,莫不如此。对症治疗固然重要,但更好的防治方法应该治未病, 治根, 早期或前期干预, 而不是等到临床症状出现. 抗衰老/功能医学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及病人接受, 是一门具有明显中医体系哲学特征(整体观, 平衡观, 自然观)又有强大的现代科学基础的新兴医学科学体系. 抗衰老/功能医学在养生防病, 慢病治疗时一般会从生活习惯(包括饮食, 睡眠, 运动), 营养平衡(包括各种维生素/营养素), 体内毒素, 胃肠功能, 荷尔蒙平衡, 体内氧化压力, 线粒体功能状态, 干细胞治疗等方面着手。在养生保健, 慢性疾病的表本兼治上达到了中, 西医都难以取得的效果。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养生减肥基础

养生减肥基础(仅从改变自身习惯而不用产品,不花钱,的做法):

1. 生酮饮食。每天总热卡量根据体重及减肥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男性在1600-1800大卡/天。女性:1500-1600大卡/天。可用”薄荷健康”等APP帮助。每天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4:1 或3:1。

2. 健康的饮食习惯:每天2-3顿,睡前3小时不吃,晚餐与第二天早餐应隔13-18小时(也即如果当天晚餐8点结束,第二天最好不要在9点以前进食)。不要在二餐间吃点心。如能每周禁食一天或每2-3月禁食4-7天,则更佳。

3. 高強度间歇性锻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 热身15分钟。极速跑或蹬自行车30秒,然后慢走或慢骑车3分钟。重复5-6次。最后10分钟慢走,结束。此类锻练有助于线粒体新生及功能恢复。

我们网站(英文www.drwlc.com;中文www.drwlc.com/China)上有减肥追踪表(weight loss tracker). 可以免费注册登陆使用。如上图。这是一用户的实际情况:4月内减了30磅。图中黑线是你输入的体重,绿线为你自己设的(可变更的)理想体重,红线是当你BMI=25时的体重(即你的体重应该在红线下面),黄线是安全警戒线:最好不要超过黄线。我们系统会根据你的情况,发出不同email指令。当然,如果接受我们的指导,加用一些减肥产品的支持,效果更好,也更容易一些。